21CC|创新药获批不断,能否破解肺癌罕见突变诊治难题?
时间:2023-01-18 18:14:08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目前,中国已经出现较多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优的真正世界领先的创新疗法,包括新的靶点、作用机制、药物形式等,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探索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上海报道肺癌是全球和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足15%。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小细胞肺癌则占15%左右。

2004年以前,手术、化疗、放疗等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早中期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5年生存率可达40%-80%。然而,肺癌早期具有隐蔽性,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发生转移,已失去手术机会,只能以放化疗为主,大量正常细胞也在治疗过程中被细胞毒性药物杀死,副反应较严重,治疗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不过好在,近年来,我国肿瘤诊疗水平在稳步提升,临床治疗方案也逐步趋向精细化。目前,中国已经出现较多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优的真正世界领先的创新疗法,包括新的靶点、作用机制、药物形式等,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探索领域。

近日,肺癌创新治疗药物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以下简称“莫博赛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适用于治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莫博赛替尼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治疗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exon20Insertion+)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口服靶向药物。

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认为EGFR突变都一样,而随着检测技术越来越多,才发现原来EGFR突变还分成很多的亚型,每一个亚型对每一个药物的治疗反应都不一样。因此,这些工作放到一起才凸显出20号外显子的产生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随着诊治手段越来越多,发现这类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于疗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化学技术和药物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下,使得我们有可能合成新的药物作用更多的靶点。这两点导致了今天我们有了更多创新药物可以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吴一龙教授说。

肺癌罕见突变诊治难

肺癌位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发生率约占中国所有NSCLC的2.3%,是EGFR第三大突变。对比常见EGFR突变,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更差,5年生存率仅为8%。目前临床上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依赖化疗为主,缺乏有效靶向治疗方案。

根据一项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在缺乏针对性有效治疗情况下,晚期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二线及后线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低于10%,PFS仅为3.7个月,OS仅为13.6个月。

这也是由于,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靶点与一般EGFR的其他靶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吴一龙教授介绍,20号外显子插入的结构与过去的EGFR突变其中常见的19、21不太一样,它的位置是比较特别。这导致以前所研究的药物要来结合这个位点还略显不足,有很多地方会结合不牢,疗效不好。从化学结构把这个位点结合起来比较困难,需要结构化学专家经过几年反复的验证,才能够把它的位点结合好。

如此也给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当前信息来看,目前,临床针对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介绍,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以来面临着疾病进展快、生存时间短、治疗缓解率低等难题。由于没有靶向的特异性治疗方式,临床医生也只能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来进行不同治疗组合方式的探索,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这也意味着,过去,这类患者的治疗之路一般都是比较曲折,不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有非常迫切的临床需求。

“在多年之前,刚刚开始进行莫博赛替尼临床研究的时候,我们接到了全国很多的电话、微信、电子邮件,都希望参加临床研究,我们中心入组了很多患者,应该是全球临床试验参与病例数最多的。有一位上海的女患者做了化疗效果不好,有幸找到我们想要参加临床研究,患者正好符合条件,就入组参加了临床研究。口服莫博赛替尼已有40个月,疗效超越了一半病人,安全性也非常好,只有轻度的皮疹和腹泻。”周彩存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患者出现肿瘤缩小,只要安全性可以接受,就可以达到最大受益。

根据临床试验数显示,莫博赛替尼的获批基于1/2期临床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纳入114例此前接受过铂类化疗的患者。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患者总缓解率(ORR)达到28%,研究者(INV)评估的ORR达到35%。疾病控制率(DCR)高达78%,IRC评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延长至15.8个月。

靶向治疗背后仍存痛点

事实上,近年来,肺癌治疗的手段一直在更新迭代。19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