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2月27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至今已满一周年。该规划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了数字中国“2522”的整体框架,框架中的第一个“2”,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一年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席卷各行各业,在“两大基础”的支持下,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特别是数据资产今年得以“入表”,必将为培育我国经济新优势注入强大生命力,也将给千行百业带来巨大红利。
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新质生产力跃迁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Sora横空出世引爆全球算力需求,让算力产业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焦点,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50%,总市值逼近2万亿美元。算力基础设施是数字时代坚实的骨架,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崛起的前提。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早有布局。2023年2月27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一年来,数字中国的战略布局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构筑了一张全面的蓝图,夯实了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加快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分析称,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框架下,我国正逐步完善信息通信骨干网络、5G信号全覆盖、光纤网络提速,落地数字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智算中心、云计算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加速推进通用人工智能(AGI)以及相关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时代有三个最核心的要素:数据、算力、算法。其中,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通过分析数据,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参考内容;算力是新的生产力,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体系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进一步开启了虚实结合的新纪元,文生图和文生视频正成为当下AGI应用落地重心。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涌现,使数据的运用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对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提出挑战,这要求有关方面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释放新质生产力。
去年10月份,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2024年1月5日,江苏省数据局率先挂牌,成为国内首个省级数据局。此后,二十余家省级数据局先后成立,掀开了我国数据治理新篇章,带动数据要素市场改革走上快车道。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正在建立标准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政府数据治理组织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数据产权界定、数据市场体系建设等制度和政策,更好构建完善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打通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资源再分配、数据价值再创造。
新加坡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陈柏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加强了对数据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有助于确保数据合规性和安全性,为算力行业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算力行业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数据局等部门的建立,为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打通数据“动脉”、统筹调度算力资源、激发智能算力释放发展潜力等重要任务提供充分支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总工程师郭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ChatGPT、Sora等AGI应用掀起新一轮科技创新热潮,智能算力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我国各地也积极布局智算中心建设,孵化大模型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包括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数据局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不断推进,将进一步降低数字经济创新的门槛,有效赋能千行百业。
兼顾硬实力和软实力
整合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在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发展合力,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
2023年1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使用率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ms时延城市算力网、5ms时延区域算力网、20ms时延跨国家枢纽节点算力网在示范区域内初步实现”“用户使用各类算力的易用性明显提高、成本明显降低,国家枢纽节点间网络传输费用大幅降低”。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安全高效的数字基座上,我国正两面兼顾,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同时入手抓建设。
在硬实力层面,争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强化千兆光网和5G网络,为用户提供极致连接体验,全面部署算力基础设施和算网融合建设任务,以满足数据指数级增长。在软实力层面,数字化服务工具创新迭代,实现网络交付和运维的远程自动化、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