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芯片厂商密集推动5G-A验证落地 万兆下行、百亿物联时代加速来临
时间:2023-10-24 23:24:00来自:证券时报·e公司字号:T  T

工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318.9万个,5G网络技术领先、规模位居全球首位。5G商用已经四年时间,随着卫星互联网、6G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引入,5G发展即将进入第二阶段,5G-Advanced(5G演进,下称5G-A)呼之欲出。

记者注意到,最近两个月,特别是10月以来,业内持续推动5G-A技术测试验证,多个关键节点相继落地。包括主流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等,行业各方在万兆下行、毫米波、5G轻量化(RedCap)、通感融合等关键演进方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5G-A何时商用还没有准确时间表,主要参与厂商都在全力推动,明年是有可能的。”谈到5G-A的商用规划,一位通信行业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作出这一表态。“届时监管部门也会向运营商批复高频频谱,更大带宽资源带来的网络能力将促进更多其他新技术发展。”

5G-A商用渐行渐近

“5G基于3GPPR15版本,从2019年开始商用,5G-A是5G的增强技术,将从R18开始,预计2023年底标准冻结。”根据紫光展锐的推测,5G-A将在2024年中开始逐步预商用。

紫光展锐认为,5G-A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增强5G基础网络容量和效率的同时,为6G发展做好铺垫,不断开拓新领域、新需求、新业务、新技术。“5G-A将为5G面向未来的发展定义新目标和新能力,包括高速业务拓展、感知功能融合、物联数量扩张、泛在覆盖构建、人工智能导入等技术能力。”

从测试验证进展看,华为近期宣布全面完成5G-A技术性能测试,而在今年9月,华为已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用例。据了解,测试中,华为完成了5CC载波聚合的超大带宽测试,下行万兆的极致体验可以有效支撑面向未来的裸眼3D、XR等沉浸式业务体验需求。

华为还完成了上行2TxSwitching增强方案测试,该技术可有效支撑单用户上行1Gbps的传输速率,一方面可以满足AI训练数据上云、云拍照、云会议等交互类沉浸式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能AI质检、安全监控、远程控制等大上行业务应用。

同样是5G-A超高速率测试,高通公司和诺基亚贝尔在外场环境利用商用芯片组,采用5G空口双连接技术,展示了5G的端到端5G万兆速率(10Gbps)能力。此次测试基于高通骁龙X75基带芯片及射频系统,以及诺基亚贝尔商用5G毫米波基站和核心网系统设备完成。

5GRedCap也是本轮技术验证的重点,其中,中兴通讯与联发科技在9月完成了5GRedCap的实验室内关键技术验证,本次验证采用中兴通讯5GNR基站和联发科技RedCap预商用平台测试终端,TDD组网下可为RedCap单用户带来143Mbps的下行速率。

中兴通讯称本次验证是“推动5GRedCap技术商用落地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据悉,相对4G物联网技术,5GRedCap具有代际优势,在拥有更强性能和功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模组、终端类设备在行业广泛应用,可充分使能中高速物联场景。

爱立信在相关技术验证方面同样进展频频,目前,爱立信已完成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R17RedCap全系列测试,包括功能验证、性能测试,以及与主流芯片的互联互通,并全面覆盖TDD与FDD两种双工方式,爱立信称,其5G网络设备已全面具备5GRedCap的商用能力。

芯片厂商也加紧测试,除了前述高通公司、联发科技以外,紫光展锐也与中兴通讯一起完成了5GR17版本的RedCap测试。测试覆盖各种关键场景及性能,充分验证了芯片产品的能力,将有利于5GRedcap芯片/模组/终端设备在垂直行业的规模应用。此外,紫光展锐还与多家设备商完成了5GR17RedCap终端芯片与基站互操作的实验室测试。

记者了解到,在紫光展锐参与撰写的一份白皮书中,阐述了5G-A的六大主要应用场景,分别是沉浸实时、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千亿物联和天地一体。针对潜在的5G-A技术方向,紫光展锐持续开展技术探索和创新,积极参与IMT-2020等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讨论和相关起草工作。目前已在UDD、确定性网络、NTN、Redcap等领域布局,推动符合行业切实需求的项目入标,尽早实现展锐5G-A终端芯片商用落地,推动5G高质量发展。

在近期测试中,通感融合也是多家厂商聚焦的新方向。其中,中兴通讯完成了5G-A通感融合演示验证,此次验证采用毫米波和4.9GHz频段,涵盖室内和室外环境,验证场景包括无人机、交通、入侵检测等多种通感融合典型应用场景。华为则是基于通感融合技术测试了微形变和海洋轮船感知监测能力,并验证了无人机低空场景下的通感增强性能。

毫米波助力万兆下行

目前,中国5G商用频段主要集中在中低频范围,高频毫米波的引入进展备受业界关注。“现有5G频段虽然也可以支持万兆下行速率,但引入毫米波后,下行速率极限将进一步获得突破。”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万兆速率(10Gbps)是业界共识的5G-A的典型标识。

华为的一项测试显示,通过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载波聚合,小区下行容量高达27.5Gpbs以上,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高达13.4Gbps以上,单用户上行峰值速率高达4.6Gbps以上。

对于毫米波,中信科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映民在近期的中国5G发展大会上表示,各种新业务迎来需求井喷,驱动无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