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消息,近日,重庆市经信委印发《重庆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示范和生态构建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建成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元宇宙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全市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培育10家行业头部企业,20家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打造3个市级以上元宇宙相关创新平台,在数据流通、内容生产、数字孪生、感知交互、网络与计算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建成2—3个元宇宙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元宇宙领域“满天星”示范楼宇,培育一批元宇宙领军技术专家和优秀创作者,加速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全文如下
重庆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3—2025年)
元宇宙是数字与物理世界融通作用的沉浸式互联空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为深入贯彻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工信厅联科〔2023〕49号),落实数字重庆建设总体要求,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持续深化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加速推动重庆市元宇宙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场景牵引、系统布局、生态构建的原则,加速吸引元宇宙市场主体集聚,积极开拓元宇宙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元宇宙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元宇宙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创新活跃、应用丰富、安全可靠的元宇宙产业生态,为全市培育未来产业集群和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示范和生态构建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建成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元宇宙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培育10家行业头部企业,20家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打造3个市级以上元宇宙相关创新平台,在数据流通、内容生产、数字孪生、感知交互、网络与计算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
融合应用成效显著。元宇宙与工业、文旅、消费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15个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产业生态全面构建。建成2—3个元宇宙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元宇宙领域“满天星”示范楼宇,培育一批元宇宙领军技术专家和优秀创作者,加速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三、重点任务
(一)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行动。
1.强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鼓励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元宇宙前沿导向,开展理论基础研究,着力突破元宇宙领域共性理论问题。加快探索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据流通技术,发展智能采集、智能生成等内容生产技术,拓展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场景和应用深度,持续攻关全息影像、扩展现实、脑机接口等感知交互技术,推动卫星互联网、类脑计算等网络与计算技术加快发展,强化新型显示、人工智能、5G/6G、Web3.0等技术在元宇宙中的集成突破。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积极申报国家级、市级元宇宙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实施元宇宙关键技术揭榜挂帅项目,加快推进元宇宙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落地。
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加快元宇宙领域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着力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加快共性技术突破。支持建设元宇宙内容制作基地,加速沉浸式音视频编辑制作、三维场景生成等内容创作生产工具研发和产业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合力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针对元宇宙赋能各行业建设出现的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支持打造元宇宙中试平台、试验验证平台,完善新技术产品的测试验证能力。积极布局元宇宙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成果孵化创新中心等,提升成果转移和推广应用服务能力。
(二)产品培育提升行动。
3.着力发展关键软件。鼓励元宇宙基础软件攻关,支持开发面向元宇宙的具备云端实时渲染、分布式内存计算、轻量级容器管理等功能的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聚焦3D建模、数字人、图形渲染引擎、语音语义识别、机器视觉、动态捕捉、实时渲染和开源工具等领域,加快研发轻量化、模块化、自主可控的开发工具和软件产品,提升一站式元宇宙开发平台供给能力。面向重点行业需求与典型场景,着力发展覆盖工业、文旅、消费、教育和城市治理等垂直领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依据自主可控基础平台的应用软件开发服务生态。
4.做大做强核心硬件。加快图形处理器(GPU)、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超高清解码芯片、超高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