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ChatGPT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强劲,文化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数字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背景和机遇
数字经济发展,源于科技的创新。从科技本身来说,大致是从IT(InformationTechnology)到新IT(IntelligentTechnology);从空间来说,大致是现实世界到融合世界再到数智世界;从典型产品与应用形态来说,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电脑(信息化)、互联网(网络化)、智能产品(智能化)。现在的手机就是对电脑的加强,区块链就是对互联网的强化,而元宇宙、ChatGPT就是新一代的智能产品。
数字经济是一种将数字信息、大数据信息视为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将现代通信技术做为主要生产、传播方式,将互联网以及依托其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平台视为主要承载主体的新经济形态,是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数字化信息结合的产物。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2018年,包括美国、英国、中国等在内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总体经济体量超过30万亿美元,占当年各国GDP总和的40.3%。
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的平均名义增长速度约为5%,超过同时期全球GDP的增长速度约3个百分点。不少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09年,英国发布《数字英国》;2010年,德国发布《数字德国》(2014年,意大利颁布《意大利数字战略日程表2014—2020》;2015年,法国发布《数字法国计划》。
2016年,中国在G20峰会上提出基于“数字经济”的合作倡议。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数字经济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中被单独列为一章进行论述。
2018年,中国以4.73万亿美元的巨大数字经济体量,成为仅次于美国(12.34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为35.8万亿元,占GDP的36.2%,增速为15%,远超其他国家。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领先的一线城市数字经济平均规模达1.4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2%,新一线城市的数字经济平均规模为3718亿元,占比达到46%。其中,上海数字经济规模体量最大,达20590亿元,北京数字经济规模体量仅次于上海,为19468亿元。
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2018年以前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到2019年增长率下降至7.3%,但依旧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经从2014年的2.4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4万亿元,增幅接近一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9%。
中国文化及相关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基本原则包括把文化产业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把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结合、把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数字化、科技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文化产业以其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创新性为激活社会发展活力、解决区域差异、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将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并呈现L型增长趋势,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急需寻求新动力。而数字化是近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支持。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如云演艺、云展览和沈浸式业态等。争取2025年,培育20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各具特色、活力强劲的中小微企业,打造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20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顺应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将优质内容、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人才等汇集到互联网主阵地,将重点集中在移动端,并引进5G、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
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根据《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9)》,2018年,数字技术应用广泛的新闻信息服务类、内容创作生产类、文化传播渠道类文化产业的利润总额分别为2045亿元、1988亿元和518亿元,网络视听行业的市场规模达2016亿元,网络游戏业务收入1948亿元,数字出版业收入8330亿元。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互联网在线经营数字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复苏的重要手段。
数字经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改造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整个产业和产业链,反映了数字技术对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