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tGPT在全球快速走红之际,全民追赶GPT的盛况正在上演。
很多科技公司一头扎进了“百模大战”中,让人不禁想起昔日“百团(团购)大战”的盛景。
与此同时,科技巨头们还纷纷加码云计算赛道,瞄准AI底层算力建设。
“卖铲子”产业的黄金时代
市场普遍认为,ChatGPT横空出世,开启了AI发展的新时代。它的意义,正如当年iPhone问世,自此便迎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
正因如此,各公司纷纷跟进类ChatGPT方向,开启争夺“中国版OpenAI”席位。
人人做大模型时代正在到来:不仅通用大模型如火如荼,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在加码垂直的多模态大模型。难免让人联想到,在iPhone发布之后,智能机品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格局演进。
毫无疑问,“AI的iPhone时刻”已至。值得深思的是,面对长长的AI产业链,我们该关注哪一个环节的机遇。
复盘智能机浪潮,智能机品牌泥沙俱下,在激烈的厮杀下,诺基亚、HTC还有大大小小的牌子最终都陨落。但智能机带来的爆发性硬件性能(算力)需求,使得作为产业链上游的算力基础设施的台积电、三星成为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最后还成为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常青树”。
AI浪潮与智能机浪潮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二者都产生了巨大的新增算力需求。
尽管各个科技巨头具体实现的路径各异,但大方向一致,都需要在基础模型上进行大规模预训练。比如ChatGPT的能力来源于1750亿参数,中国版的ChatGPT也必然离不开千亿级的参数,背后对应的是需要极其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支撑。
民生证券曾估算,仅支持ChatGPT3640PF-days算力,就需要投资约7-8个标准数据中心(按500P算力为例),若以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中心项目投资额为参考,训练ChatGPT的成本约高达240亿元。除了训练外,推理及为客户服务亦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
做AI大模型是在掘金,云计算服务商则是当中“卖铲子的人”。众所周知,“卖铲子的业务模式”在高景气的赛道中具备很高确定性,是“隐形冠军”频出的领域。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ChatGPT热潮以前,"Computinghungry"(算力饥饿)问题就常常产生,已成为掣肘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Computinghungry将导致效率危机和成本危机。尤其对于中国AI行业而言,高质量的算力比较稀缺且难以获得。算力基础设施毫无疑问将成为产业链的关键竞争环节。
此外,除了ChatGPT带来的潮流,多周期共振下云计算市场还正迎来更多的时代机遇。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阶段。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国内数据要素改革、信创持续推进,叠加AIGC的浪潮,汇总而成的云计算算力需求或将进入爆发阶段,从而推动云计算市场进入黄金窗口期。这正是各科技巨头纷纷“抢滩”该领域的核心原因。
云计算进入下半场,竞争格局或将被AIGC搅动
近年来,云计算市场发生了一些关键性的变革,并开始迈入成长下半场。
在上一阶段,行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在这一阶段,持续培育市场、形成产业规模化优势以及加速渗透是关键任务,凭借同质化的产品即可满足下游需求。因此云计算厂商纷纷通过以价换量的形式抢占市场,通过承担微薄利润换取表面的高市场份额,以形成领跑之势。可以说,此时行业竞争的本质是“价格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云”、“用云”已成为企业IT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广泛手段,也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眼下云计算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并过渡到新的阶段。不同于上一阶段,随着上云进程进入到深水区,上云业务的类型从企业的边缘业务为主,到核心业务比例持续提高。企业对云计算的核心诉求不再局限在节省IT成本,云安全性和高效敏捷成为关键。
在此背景下,使用单一云已经成为过去式,多云趋势才是未来;低价抢占市场的“价格战”已经成为过去式,“价值战”才是未来。
在新旧模式切换之际,昔日的竞争格局在改变,有能力的后进者崛起。数据可证明,无论是中美云计算市场的头部集中度都在下降。火山引擎总裁谭待此前曾向格隆汇透露:全球的CR1和CR3正在下降;中国更特殊一点,因为还有运营商,CR5也在下降。
AIGC的崛起和“百模大战”将加速这一进程。
在AI2.0阶段,企业更在乎的是上云后能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算力,大幅降低创新所需要的等待时间,产生真正的价值。
大模型参数量与数据量巨大,这意味着模型复杂程度很高,因此对云计算的技术水平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行业下半场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的比拼。这预示着行业竞争壁垒提升,并将导致同质化的局面正式终结,有竞争力的公司溢价能力有望提升。
在这一阶段,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不约而同地投入到AIGC浪潮中,并把云计算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
阿里、百度直接发布AI大模型,并希望凭此获得更多的云计算市场份额。大模型的服务会通过自身的云计算对基础设施对外提供,意味着商业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