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带动新一轮的数字创新技术探索。
2022年下半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到,“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同时,还提到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元宇宙标杆示范应用。而在今年年初,厦门市政府在《2022年数字厦门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提到,要培育一批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推动组建元宇宙产业联盟,争取“元宇宙+鼓浪屿”等特色应用场景落地。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ICDC)旗下数字版权藏品平台“天工数藏”上线公测。7月底,中国邮政文创数字藏品平台线试运行,由腾讯至信链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是其迈向“元宇宙”、推动文创数字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尝试。
与此同时,8月16日,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宣布停止发行成为业内热议话题。一时之间,数字藏品将何去何从再度引起讨论。
虚火猛烈
虽然监管三令五申“去金融化”,但某些数字藏品实际上已经沦为资本炒作的金融载体。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物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数字藏品平台的增长势头十分迅猛。据某研究机构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2022年7月15日,国内数字藏品平台达998家。在已知具体上线日期的数字藏品平台中,2021年单年新增68家数字藏品平台,而2022年仅上半年新增数字藏品平台就已达到639家,占比近90%。
伴随着行业发展,风险也在抬头。在上述统计中的998家数字藏品平台里,有301家开放了二级市场,占比约30%。在部分开放二级市场的数字藏品平台里,炒作数字藏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数字藏品平台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仅仅花费数万技术成本,再通过平台方自己的“左右手”倒卖,藏品价值看似“一夜飙升”,实则是人为操纵。
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秘书长、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政策组主席王娟表示,数字藏品自2021年爆发以来,很多艺术家积极参与,也将其视为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机遇。但实际上,国内的首批发起人和参与者很多都是币圈从业者转型,所以市场在一段时期内频频发生“卷地毯”“割韭菜”的事件。
王娟表示,虽然监管三令五申“去金融化”,但某些数字藏品实际上已经沦为资本炒作的金融载体,各平台方不是主动研究规避合规风险,而是趁监管空白期,疯狂低成本复制商业模式。更有甚者,平台连上链的基本操作都不做,加速短期收割。“行业疯狂膨胀至近千家平台,市场天天推新品涸泽而渔。一旦主要购买力在单价百元以下的青年群体不继续加码进场,数字藏品卖不掉了,潮水退去,只好各自跑路。”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目前数字藏品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数字藏品的原创性没有保障,NFT技术能够确保数字资产不可复制,但是不可复制并不代表艺术品的原创性,内部的确权机制以及流通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都有待各方进一步探索。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指出,根据研究机构高德纳(Gartner)报告,NFT发展已经达到炒作的峰顶位置,未来可能会转入大浪淘沙阶段。“由于NFT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支持联盟链结构(注: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其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人),收藏者的安全感需要靠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建立,从而进一步对中心化的存储方式提供安全备份或者信用背书,但现在作为龙头的大型数字企业退出这一领域,建立信任与保证安全等问题,将更为考验业内各方的智慧。”
“当新技术进入大众视野,而公众首先想到的是投资与增值,那这一定不是健康的。”区块链服务网络发展联盟(以下简称“BSN发展联盟”)常务理事、红枣科技CEO何亦凡方面告诉记者。BSN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截至2020年4月,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亚马逊AWS、百度云等云服务商的支持下,已经布局多个公共城市节点。
上海散列信息科技合伙企业创始合伙人、密码学博士高承实认为,目前大众将NFT翻译成“数字藏品”,本身就是对NFT未来应用的一种窄化。所谓藏品,一定要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藏品的数量也必然不可能特别多。而目前各大平台发行的所谓数字藏品已经有泛滥的迹象。
“目前国内外发行的这些数字藏品,除了收藏,好像也没有找到其他用处。除了国外在二级市场通过炒作外,这类内容确实不存在相应的盈利模式。随着这种所谓数字藏品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大众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清晰。除非能够找到新的用途,否则目前的这种数字藏品,大概率没有未来。”高承实坦言。
“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业,简单复制都不可持续。”王娟强调,同质化复制不是积极创新。底层链尚未互通,规则体系还没建立,二级市场的寄售、转赠等模棱两可的话术协议等等,都存在潜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