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吉布森曾说,“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站在元宇宙前沿阵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们,普遍把2021年称叫“元宇宙的概念元年”,而不是“元宇宙元年”,其差别就在于,我们仍然是站在一个新世界的入口,更多地从思维层面在进行探索,人们看到了未来,但真正的落脚点仍然需要不断尝试。
在这一时刻,思维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深处其中,企业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模式来应对新世界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于佳宁告诉记者,“元宇宙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有多种应用场景,各行各业都要考虑在元宇宙中实现落地。元宇宙的变革也会给很多行业带来一系列全新挑战。”
于佳宁还指出,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九点:
第一,要把握元宇宙黄金十年的短暂窗口期。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已进入尾声,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在各细分领域都很显著。而企业进行元宇宙转型可以未雨绸缪、制胜未来。
第二,元宇宙即将引发的产业变革速度、广度和深度都将远超移动互联网,加上认知和文化优于战略,因此,企业要从思维认知和企业文化优先转型,应优先建立对元宇宙的整体认知,形成全面拥抱元宇宙的企业文化。
第三,尽早制定企业的元宇宙总体战略。企业应将元宇宙转型的战略问题放在优先级别(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推动),尽早制定企业的元宇宙总体战略,确定企业在元宇宙中的定位,明确元宇宙转型的总体目标,并从最终目标反推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变革。
第四,把数据纳入核心资产,尊重用户数据权利。在元宇宙中,数据是个人和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企业需要推动数据资产化,让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生产要素。
第五,考虑向经济社群化的组织逐步转型。在元宇宙中,以平台化、社群化、在线化为特征的新型协作组织方式将逐步成为主流,因此企业要思考建立适应元宇宙的组织方式以及具体转型路线图,逐步适应并建立新的协作机制和经济社群式组织方式。
第六,重视数字贡献者的重要性。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外部数字贡献者的来源和重要性,其中有些可能是供应商,有些可能是用户。企业要仔细思考他们以何种方式为企业贡献了何种关键资源,以及给他们分配价值的方式是否合理。企业要尝试构建新的利益分配系统,打破边界,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
第七,重视IP(知识产权),强化直接交付用户体验的能力。在元宇宙中,来自物质的约束将被打破,IP将是一切产业的灵魂,创意可能是唯一的稀缺资源。
第八,利用NFT实现产品形态突破。NFT有望成为元宇宙中的关键价值载体。企业要利用好NFT等工具,开发新形态的数字商品,激活IP价值,找到让企业软实力变现的有效路径。这是元宇宙战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第九,元宇宙是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空间,企业要积极尝试新技术,实现数字孪生,在业务和资产等维度全面思考数字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