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经济、生活和治理,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8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加有力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把人工智能作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打造智能经济、创造智享生活、塑造智慧治理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努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最佳试验场和重要风向标,让智能时代的美好图景在上海这座城市得到充分演绎和生动展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出席并致辞。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市委副书记于绍良出席开幕式。
以“智联世界众智成城”为主题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8日至10日在沪举办,将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举行近百场各类论坛和特色活动,组织4万平方米规模的专题展览,以及相关赛事评奖、智能应用体验,并全新打造云平台2.0,提供云直播、云会场、云展览等。
大会期间还发布了《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在参评国家中排名第2位,比上年提升1位,仅次于美国。
人工智能深刻改变当下、塑造未来
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李强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技术进化、前沿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链接万物、连接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赋能百业、赋能世界,深刻改变当下、塑造未来,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这应当是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时代,群智赋能、共创分享的时代,也应当更好成为普惠包容、协同治理的时代。要热情拥抱潮流、拥抱未来,理性应对风险、应对挑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让人工智能真正为人所用、为人类造福。
李强指出,上海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面向未来的优先战略选择,着力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完善全链条产业布局、开展大规模场景应用、形成体系化制度供给,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创新效应、产业集聚效应、赋能百业效应、政策集束效应正在日益显现。
李强指出,当前,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城市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跃升。要持续打造更加融通的开放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开放、数据资源开放、应用场景开放,加强与全球各城市、各企业和国际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成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要持续打造更加活跃的创新集群,更加重视原始创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鼓励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构建更多跨界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努力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要持续打造更加泛在的超级场景,大力推动更大规模场景开放,让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深入千家万户中充分绽放,创造智能时代的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范式。要持续打造更加安全的敏捷治理,彰显科技向善理念,不断强化制度供给,在健全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努力形成“上海方案”,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上海智慧。
肖亚庆指出,在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部分领域技术创新应用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有关各方协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加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探索,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下一步,希望各方携手,共促智能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共拓智能经济空间、共享发展红利,共商人工智能治理、优化发展生态环境。
开幕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以现场演讲、视频连线等形式进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执行干事伯纳德·萨尔门多,以及五大洲科学家代表、部分国家和城市代表等通过视频发表了致辞。
海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云集
开幕式上发布了上海市新一批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以及2021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评选结果。
这批五大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包括“数字治理浦东引领”、临港数字孪生城、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数字伙伴计划和嘉定新城智慧出行。
其中,开源平台体系OpenXLab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首发阵容包括两大开源平台:新一代OpenMMLab以及全新发布的OpenDILab。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技术发展部部长乔宇表示:“我们将和研究者、开发者以及使用者一道,共同构建繁荣的人工智能开源生态。”
据介绍,OpenMMLab升级后将涵盖更广泛的算法领域和应用场景,实现从训练到部署的全链条价值。而首次亮相的OpenDILab则是国际上首个覆盖学术和工业广泛需求的决策智能平台,将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识别到认知决策的跃迁。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2021“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由利物浦大学“机器人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鲲云科技“高性能数据流AI芯片CAISA”,浙江大学“数字创意智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