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情回顾:
市场整体情况:纵观近期走势,沪指4日累计上涨1.64%,深成指4日累计上涨3.71%,创业板指4日累计上涨5.22%。申万行业口径下,通信板块本周上涨1.98%。
通信细分板块,通信终端本周景气度最高,实现周涨幅3.71%。
陆股通动态:1)净流入:有1只陆股通持股净增加超过500万股的个股,为中兴通讯(+564万股)。2)净流出:有3只陆股通持股净流出超过300万股的个股,分别是中国联通(-460万股)、紫光股份(-360万股)和爱施德(-326万股)。
2.本周观点及推荐逻辑:
工信部坚持5G建设投资适度超前,先有基础建设,才能搭建应用场景,从而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助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全球电信资本支出依旧保持增长趋势,预计全年新冠疫情对电信行业资本开支影响不大。同时,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开拓5G应用,不仅是5G网络的建设者,更是5G应用的推动者。此外,随着政策支持、技术不断突破,车联网、工业物联网领域迎来高速发展机遇,相关厂商全产业链布局助力产业发展。随着网络建设完善和应用多元化,云计算市场发展快速,阿里云作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云服务厂商,预计将实现扭亏为盈,进一步引领国内云厂商加速发展。
1)坚持5G建设适度超前,运营商打造多元化服务深入垂直行业释放价值。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60万个,5G用户已经超过1.1个亿,预估均超过全球半数。
但据Omdia对国家/地区的5G发展情况进行打分排名,中国仅排第6。5G建设投资世界排名靠前,但商用和垂直行业应用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工信部继续坚持5G建设适度超前的节奏,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
同时,据Dell'Oro,预计2019-2022年期间全球资本支出将以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此外,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开拓5G应用,目前中国电信有全国最大规模的5G智能电网实验网落地青岛;中国联通携手华为在今年4月在珠海为格力提供了端到端5GSA切片专网;中兴通讯助力北京移动完成国内首次5G切片端到端全场景策略组合的测试验证。建议重点关注5G板块:①无线侧主设备龙头中兴通讯,模块业务增量较大的华工科技;②有线侧光通信设备烽火通信,光模块龙头光迅科技;③5G站址板块华体科技、中国铁塔;④5G传输侧供应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
2)中国智能制造不断加速,V2X迎来高速发展机遇。
据IFR,2019年中国工厂共78.3万台工业机器人运行,同比增长21%,机器人存量排名第一;中国2019年安装量同样排名第一,为14.05万台。但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加坡、韩国的机器人密度分别高达918、855,远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的187。《上海市建设100﹢智能工厂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提出2020年至2022年,推动建设100家智能工厂,搭建10个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此外,工信部2020年启动建设国家智能汽车监管平台,车联网应用市场也迎来机遇,Algolux推出了下一代Eos嵌入式感知软件,助力自动驾驶等应用;特斯拉表示有望在年底前推出全自动驾驶技术,2021年有望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新宝骏持续加码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技术相融合。建议关注模组龙头移远通信、广和通;终端龙头移为通信、智能控制器龙头和而泰、拓邦股份,国内智慧城市入口华体科技。
3)阿里云将开启盈利模式,继续引领云计算产业链高速发展。据Gartner,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今年有望达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6.3%,并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36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云服务市场规模万亿,盈利能力堪忧。当前各大云巨头当中,只有亚马逊AWS保持了超强的赚钱能力,2019年AWS运营利润高达92亿美元。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占据国内超四成公有云市场的阿里云2020财年营收突破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但却亏损了70.16亿元。阿里集团CFO预计阿里云将在2021财年实现盈利,阿里云进入2.0时代。阿里云在云服务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将引领中国云服务厂商寻找健康成长路径,助力全产业链高速发展。建议持续重点关注阿里云产业链核心供应商:IDC核心供应商数据港、交换机核心供应商星网锐捷以及服务器核心供应商浪潮信息。此外建议关注服务器供应商紫光股份;云计算产业链IDC服务商光环新网和亿联网络等云视频服务商。
3.风险提示:
5G和数据中心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