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记者从7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到2022年,上海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实现从800亿提升至1500亿元,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资源配置、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和开放合作高地。
推进会上,上海虹口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分别与致景科技、东土科技、摩贝化学、甲佳智能、海克斯康等一批工业互联网重点企业进行集中签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和推广平台、工业互联网系统与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工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开发者社区等一批功能型平台,建筑、医药、科学服务、服装、食品等一批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ABB机器人、汇众汽车零部件、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诺玛高端智能液压、三菱电梯智能机器人仓库等一批无人工厂项目启动建设。
记者注意到,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建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由上海建工承建,平台建成后,预计每年应用工程不少于100个,示范工程降低建造成本10%以上,缩短工期25%以上,提高建造效率30%以上,资源节约率达20%以上。
食品产业链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由光明乳业承建,平台建成后,光明乳业实现年经营收入(产值)220亿,预计设备故障率将降低10%,AI质检合格率由目前的50%提升至99%,零售会员数增长20%,助力提升上海乳品行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乳品行业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近年以来,上海围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战略布局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率先启动、率先示范,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重点领域300多家企业创新应用,平均降本7.3%、提质6.1%、增效9.2%,并带动10万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了宝信、上海电气等15个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根据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实施“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上海将集中突破工业软件、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深度融合,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工业APP和微服务组件有效下载不少于2万个,建设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此外,上海还将实施国资国企工业互联网促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加快组织一批重点项目,市属国企集团工业互联网覆盖率不低于60%,集团核心业务板块覆盖比例不低于80%,打造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民营中小企业,实现15万企业上云上平台;通过应用场景牵引,培育2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单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