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狂喷防晒喷雾,戴上墨镜、防晒帽,穿上防晒衣,再打一把遮阳伞,这一套“流程”,已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基本操作”。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盛夏来临,假期出行高峰碰上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们在出行时时刻都在注意防晒。而随着健康知识不断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提高,无论是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产品都得以持续热销,使得“防晒经济”异军突起。
企业方也在积极布局,记者采访了解到,包括珀莱雅、薇诺娜、蕉下等品牌不断推出防晒相关的产品,抢食这一市场蛋糕。而从防晒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防晒产品的功能性、舒适性以及适用场景等都成为品牌的竞争点。
产业经济投资专家邓之东告诉记者,随着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且全球气候变暖,高温高紫外线的天气会越来越常见,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防晒产品的需求正逐渐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这些将促进防晒市场的长足发展。
“防晒经济”异军突起
对“美白”的追求,从古延续至今。只不过如今的人们,在提到防晒时,也会考虑健康的问题——长期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综合多种因素,人们开始更加注重防晒措施,保护皮肤健康。
在线上,电商平台的防晒产品销售火热。商指针-电商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5月,防晒衣的零售额超6亿元,环比增长112.91%,同比增长353.18%;零售量超过400万,环比增长122.74%,同比增长139.1%。
根据公开资料,在今年“6·18”预售期间,天猫户外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218.8%,销量增速达293.9%;户外服饰行业预售TOP10商品中,冠亚军都是防晒衣。在抖音公布的“服饰类6·18TOP15好物直播间榜单”中,榜首的防晒衣销售量超过30万件。
在线下,防晒产品也已经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记者在多家购物中心看到,有不少运动品牌、集合店、零售店都把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霜等产品放置在了显眼位置。
社交媒体上的数据也在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防晒领域。记者注意到,6月12日~7月12日,小红书发起了“人人防晒手册”的话题,号召用户分享出自己的防晒妙招。截至目前,小红书上关于“防晒”的笔记已经超过了757万篇。在微博,仅“防晒”话题,就有169.9万讨论,阅读量超过23亿。
话题火热的背后是防晒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防晒行业市场规模183亿元,预测2029年中国防晒行业市场规模389亿元。
日化美妆专家白云虎告诉记者,国内的防晒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防晒成分在护肤品中越来越常见和重要。同时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时间已经不再局限于夏天,而是一年四季,这就打破了防晒产品的季节性,增加了消费时长和消费场景,扩大消费市场。
防晒市场的多维创新
消费端火热,企业方在产品端也在积极布局。记者注意到,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企业在防晒产品领域不约而同地进行产品升级和创新,注重科技创新、功能提升和舒适性,强调轻和防护特性,轻巧便携、人性化设计等的产品理念。
蕉下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轻量化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升级动作之后,蕉下在今年“6·18”期间,众多轻量化户外装备(包括防晒服、防晒帽、防晒口罩、防晒袖套等)继续领跑品类。
数据背后,蕉下从需求到场景最后到产品,形成了一棵“轻量化户外产品树”。所有的产品围绕着“轻和防护”这个目标做足了功夫:一物多用、轻巧便携、人性化设计、跨场景使用。
在创新方面,蕉下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蕉下使用AntiTec防护科技中“闷热防护”“暴汗防护”等作为核心科技支撑,实现了内物品类的突破。
此外,传统运动品牌也在注重创新。记者注意到,在介绍重点防晒服产品时,361度就将持续凉感、全方位高倍数防晒、紫外线阻隔率、轻薄透气等作为关键词。据361度方面透露,一般防晒服在2023年2月入库,在3月“女神节”等重要节点,就开始进行重点推广。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认为,防晒产品是具有功能属性的,因此,科技创新是品牌长久发展的驱动力。目前很多品牌采用代工模式,未来企业想要长久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好供应链,将核心工艺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舒适感、防晒等方面的科技力。
“另外,精准的定位十分重要。目前市面上防晒产品众多,对于目标人群的定位很关键,如年龄层定位、场景定位、圈层定位等,只有符合定位的产品,将其产品做精,才能真正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程伟雄表示。
除了防晒服领域,防晒霜作为美妆企业的重点布局产品,也一直在持续创新。珀莱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例如,珀莱雅云朵防晒采用物理防晒剂,通过独家研磨技术让防晒剂足够细腻但保持非纳米级,减少渗透对皮肤带来的刺激。
白云虎表示,防晒属于功能型产品,国家对这种功能型产品的申请备案非常严格,尤其是像婴幼儿防晒。这就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科技实力,首先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然后不断地提升肤感、功效等方面的竞争力。
市场迈向多元化
实际上,消费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防晒市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