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在全球通胀以及疫情的干扰下,许多行业因此受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化妆品行业体现出强大的增长韧性,多数龙头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增长。
我们判断这背后的原因是“新型社交关系下的颜值焦虑与社会压力增大下的普遍性皮肤问题”,而这些因素短期内看不到消退的迹象,也就意味着化妆品行业是一个高频刚需的行业。
但同时,由进入时间早晚的问题,外资品牌目前依然强势,不过这种势头正在反转,国货化妆品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诞生四家市值在500亿左右元的龙头。
本文将讨论这四家龙头企业是如何崛起的?以及它们的业绩规模与盈利水平差距如何?未来哪家企业最具投资价值?
它们打赢了“功效”战役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一个需要刷新的认知是“现阶段化妆品行业最硬核的能力已不再是渠道与营销,而是产品本身的‘功效’”。
由于合成生物、天然动植物提取等相关技术的突破,现在的化妆品经常像3C产品一样被放在一起测评,从而导致功效强的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而没有核心差异化的产品遭到淘汰。
这种背景下,纯靠砸广告、铺渠道的打法不再适用了,哪家化妆品公司技术硬、有关键差异化成份、功效强、它就能不断扩大份额。
这也当前A股市值500亿元左右的四家国货化妆品龙头崛起的核心驱动力。这四家龙头分别是华熙生物(市值573亿元),贝泰妮(市值546亿元)、珀莱雅(市值520亿元),巨子生物(市值380亿元)。
让我们来逐一拆解上述四家国货龙头具体是如何抓住“功效”红利的。
先看华熙生物,该公司利用其全球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原料生产龙头地位,以及丰富的合成生物技术平台,2016年“跨界”进入功能性护肤品领域,对普通化妆品公司进行降维打击。
华熙生物的四大护肤品单品均采用了“玻尿酸相关生物活性原料”作为关键成份,且均有明确的皮肤解决痛点。
比如,公司第一大护肤单品“润百颜”系列产品采用“透明质酸核心+X”的智慧配方,产品对敏感肌、干皮、抗皱、美白等方面具有明确的功效。第二大单品夸迪采用“5D透明质酸及核心技术CT50”主攻抗衰;第三大单品米蓓尔主攻敏感肌问题;第四大单品肌活瞄准注重性价比的年轻消费群体。
在“核心原料玻尿酸”的加持下,华熙生物已经由一家玻尿酸原料制造商成功转型为功能性护肤品公司,2021年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占比达67%。
再看贝泰妮,该公司最大的亮点是利用纯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比如牡丹根皮提取物、青刺果神经酰胺、普洱茶叶提取物等,为敏感肌患者提供皮肤学级的功能护肤品,公司旗下的薇诺娜已是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敏感肌护肤品牌。
薇诺娜是专门为术后修复、化妆品使用过敏等皮肤状态不稳定的患者提供的功能性护肤品,其功效性更是不言而喻的。
正是因为薇诺娜非常垂直的皮肤解决方案,其多次排进天猫双十一护肤品销量TOP10单品,成为为数不多实现这一壮举的国货品牌。
接着看珀莱雅,该公司定位为一家“大众精致护肤品牌”,旗下主要包括“珀莱雅”护肤品牌以及“彩棠”彩妆品牌,其中珀莱雅护肤品通常占总收入的八成左右。
珀莱雅护肤品类主打大单品战略,旗下已经形成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保龄球蓝瓶、双抗面膜等多款明星产品,其著名套装产品“早C晚A”即“双抗精华与红宝石精华”是公司与法国CODIF等联合研制出的功效护肤品,专注于改善皮肤皱纹,提升肤色。
受益于上述核心成分的支撑,珀莱雅经常在38节、618、双十一大促中荣登国货护肤品榜首。
最后看巨子生物。如果说珀莱雅、贝泰妮是专业的化妆品公司,巨子生物更接近医疗器械公司,因为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不仅包括“械字号”的护肤品,还有医用敷料等专业的医疗器械产品。
巨子生物当前的最大看点是其是国内最大的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公司,重组胶原蛋白规模仅此于玻尿酸,其亲和的生物活性与独特的三螺旋结构,在创面愈合、缓解敏感肌方面效果显著,经常被线下医院渠道推荐购买。
当前,巨子生物已成功打造出“可丽金”与“可复美”两大营收分别超过5亿元与10亿元的大单品。
可明显看出,上述四家公司的崛起均是建立在有明显差异化卖点的功能性护肤品基础上,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对护肤“功效”的需求。
势均力敌下的估值差异股神巴菲特经常告诉投资者,买股票就要找那种长坡厚雪的公司。“长坡”意味着公司有较match大的发展空间,处在朝阳行业;“厚雪”则指公司能获得不错的盈利。
化妆品公司无疑是这样的标的。
节点财经统计,上述四家国货化妆品龙头公司过去三年(2019年-2021年)均取得的双位数的年复合业绩增速。
尤其是敏感肌龙头贝泰妮,2019年-2021年营收与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均超过40%,这一高成长现象通常只有在品牌成长初期才会见到。
发展相对成熟的珀莱雅与巨子生物,双方的营收、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也均超过20%,说明整个化妆品(主要指护肤品)赛道目前处在红利阶段。
华熙生物则显得有些另类,公司过去三年在营收取得近62%的年复合增速下,净利润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