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阿斯巴甜搅动公众敏感的食安神经后,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庞大甜味剂市场的上下游。通过连日的调查采访发现,“无糖”“零糖”“0蔗糖”虽是不少产品营销的显眼包,但作为添加剂的糖却无处不在。
“糖衣”里的秘密无非是,这些“甜蜜的负担”满足了消费者“既要又要”的反自然需求,才广泛应用到食品工业。而各路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则是在权衡成本和安全这两个利弊之下,寻求市场能接受和认可的最优解。
阿斯巴甜风波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等汽水对此三缄其口,元气森林、奈雪的茶、广州浪奇迅速与阿斯巴甜撇清关系。这背后既有舆论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或许是成本与安全“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考量。
我们调查下游食品企业发现,与使用蔗糖相比,达到相同蔗糖甜度使用安赛蜜或三氯蔗糖可节约93.7%或90.1%的成本。消费者的普遍认知是,配料越少越健康,反馈到一些下游企业,即便是提高成本也要让配料表更干净。
专家认为,饮料企业为了将配料表减少一个字,背后往往要付出上亿元的成本支撑,“对终端市场来说,如果阿斯巴甜被替代,可能会对使用阿斯巴甜的产品产生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将取决于替代品的可替代性和市场接受度”。
配料表成新噱头
阿斯巴甜争议之下,不少饮料企业又将配料表当作营销新噱头。
奈雪的茶果汁茶饮料特意在广告中说明“本产品使用罗汉果浓缩汁,代替三氯庶糖,作为代糖使用”。以青提香乌龙茶为例,其展示出配料表中含有赤藓糖醇、果葡糖浆、罗汉果压缩汁等甜味剂。
西安老牌汽水品牌冰峰宣称“采用天然植物代糖赤藓糖醇,不含防腐剂”;另一家新星汽水品牌元气森林则直接在宣传语中打出“干净的配料表”“0糖0脂0卡0山梨酸钾的轻负担”“更优的代糖方案赤藓糖醇”等词汇。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无糖”“零糖”等含代糖类饮料逐渐被摆放在货架最显眼位置,但在阿斯巴甜风波下,公众敏感的神经再次被触碰。截至目前,包括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纤维+、雪碧纤维+、芬达零卡、百事可乐零度、百事轻怡可乐、健怡可乐、大窑等汽水配料表中显示含有阿斯巴甜。对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判定,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表示,可口可乐暂时不对此事做声明;元气森林回应称,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表示,2022年11月已经宣布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广州浪奇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均不含阿斯巴甜,有在售罗汉果糖、零卡糖等含天然代糖的产品。
就阿斯巴甜是否影响后续产品生产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汽水等品牌进行提问,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消费者的普遍认知是,配料越少越健康,聚光灯下的饮料们也并非它们所说的那么健康。北京商报记者比较了雪碧零糖、可口可乐零糖、百事可乐零度、元气森林白桃味气泡水、奈雪的茶果汁茶、冰峰无糖、大窑嘉宾汽水等十余种饮料发现,大多数饮料配料表的成分在十种以上,最少的元气森林白桃味气泡水有八种,最多的大窑嘉宾汽水多达十六种。
各大饮料配料表中相同的成分包括水、二氧化碳、柠檬酸、食用香精,其他成分则五花八门。以配料表中成分最多的大窑嘉宾汽水为例,除了上述四种外,还有白砂糖、桔子汁、蜂蜜、DL-苹果酸、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焦糖色、柠檬黄、胭脂红。其中水、白砂糖、桔子汁、蜂蜜为原料,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为甜味剂,柠檬酸、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为防腐剂,焦糖色、柠檬黄和胭脂红为色素,食用香精用于提升味道和香气,DL-苹果酸充当酸味剂、色泽保持剂、防腐剂和蛋黄等的乳化稳定剂作用。
并非“科技与狠活”
多数饮料配料表中含有不止一种甜味剂,并非企业不愿意只用一种甜味剂,而是成本与口感多方考量下的结果。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可口可乐零度配料表中含有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蔗糖素;百事生可乐中含有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蔗糖素;大窑汽水配料表中含有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安赛蜜;元气森林配料表中含有赤藓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三得利茉莉乌龙茶饮料配料表中含有赤藓糖醇、三氯蔗糖;茶π配料表中含有果葡糖浆、甜菊糖苷;兰芳园冻柠茶配料表中含有果葡糖浆、木糖醇、三氯蔗糖、安赛蜜等。
一种解释是,一般来说低倍甜味剂普遍口感较好,成本较高,甜价比高,需要搭配高倍甜味剂降低成本,增加甜度;同时甜味剂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使其甜度超过几种甜味剂实际甜度的加和甚至成倍增加,减少了复合甜味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赤藓糖醇的甜度为蔗糖的70%,单一使用赤藓糖醇的产品可能会造成成本高、口味淡的后果,因此加入极少量高倍甜味剂即可有效增加甜味,并且在甜度相同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同时,单一甜味剂使用时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例如糖精有一定的后苦味;甜蜜素价格相对较低但口味微苦,耐酸性稍差;甜菊糖苷有一定的草腥味;安赛蜜糖的甜味感觉快,后长不足,高浓度单独使用有轻度后苦味;而阿斯巴甜和纽甜则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