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生产技术赋能趋势性的机会
时间:2023-06-26 17:44:42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2023年伊始,冰淇淋市场的争夺战已经初露端倪。行业巨头纷纷加码冰淇淋市场,不断加强产能和渠道建设,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供应链掌控能力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

2022年12月28日,糖果巨头玛氏集团首次在中国市场引入的冰淇淋生产线在广州黄埔区竣工投产,推出旗下德芙冰淇淋产品,这意味着这家生产巧克力的企业将在今年暑期之前加入中国的冰淇淋市场的竞争,推出国产化的冰淇淋产品。2023年2月,蒙牛集团在四川眉山举行冰淇淋生产及冷链物流仓储基地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新建8条冰淇淋生产线,以弥补产能以及调整产品、渠道创新。2023年3月,和路雪江苏太仓“灯塔工厂”开放工业旅游和新品展示,第一次向外界展示这个投资1亿欧元的新工厂的智能制造和其制造的20余款新品。

我们看到,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巨头,之所以加大对冰淇淋市场的投入,和目前国内冰淇淋市场未来几年的前景有很大关系,未来几年冰淇淋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每年都保持持续的增长趋势。而且人均消费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所以,联合利华、亿滋、玛氏、费列罗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对国内冰淇淋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加大投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未来的冰淇淋市场也不是之前简单的价格和口味的竞争,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副总裁罗贤亮告诉记者,目前的冰淇淋市场,最重要的消费趋势是健康升级,正如0蔗糖、0添加食品的兴起,冰淇淋市场也正在经历同样的健康升级。“主打真材实料、天然成分的冰淇淋,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与此相应,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但需要注意的是,金额上的消费者升级是阶梯式的,比方说从3~4元/支到6~8元/支,而不会一下子跑到15~20元/支——这是背离消费升级规律的。”

事实上,在巨头布局冰淇淋市场的背后,考验的是制造业能否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方向转型,而这个新的方向包括整个供应链的智能化、绿色化。不管是国际冰淇淋巨头还是本土冰淇淋大佬,不约而同地布局上游的制造基地项目,纷纷尝试柔性化和定制生产线,而柔性化的生产线的核心就是一种企业生产智能化的多样化形式,我们发现,不管是和路雪太仓“灯塔工厂”还是很多行业,比如汽车行业的新工厂,都采用柔性生产,生产线很灵活,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多品类、多组合的产品选择。不仅仅是全程智能化,而是柔性的生产模式,可以根据定单的需求把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生产线上进行及时切换供给,这才是“灯塔工厂”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种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需要全产业链的改造,需要上下游的智能化来推动,罗贤亮判断,“灯塔工厂”毫无疑问是未来的趋势。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率先布局“灯塔工厂”的,需要跟消费趋势结合起来。“特斯拉单靠智能化的生产并不能获得今天的成功,还必须抓住电动化的趋势才行。其他行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先进的生产技术用在趋势性的机会上,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