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日刮起"美食风":广东预制菜"绽放"上海滩,两大城市群因"市"而动
时间:2023-05-10 17:20:19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广东预制菜正吹起沪上旋风。

5月9日-10日,在第七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供港乳鸽、出口狮头鹅等广东预制菜美食齐聚,名优“土特产”悉数亮相,“绽放”上海滩,为申城人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粤菜“食”尚盛宴。

2023年预制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并首次列入中央“一号文件”。上海与广东,一个位于长三角,一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2个市场规模大、开放程度高、辐射范围广、极具经济活力和消费潜力的超级城市群,在资源、技术、市场、人才、资本以及产业出海等方面,各具特色和优势,互补性强,发展合作空间巨大。

此次,粤沪携手、各展所长,以“拼经济”的干劲搭建大平台,着力构建区域性全产业链,助力建设国内农产品统一大市场,组织的“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省际交流合作暨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走进长三角(上海)宣传推介活动,对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市场半径,提升预制菜产业价值链,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两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业界分析,借中国品牌日东风,粤沪携手打造的市场端与产业端的良性互动,或将重塑预制菜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促成预制菜走向高端化、品牌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互学互鉴多个项目签约合作挂牌在上海绿地全球贸易品牌港推介活动现场,汕头狮头鹅、茂名荔枝、徐闻菠萝、中山腊味和三角生鱼、揭阳鲍鱼、阳西生蚝、隆江猪脚、唐顺兴乳鸽……由广东10个地市40多家企业带来的品类丰富、特色十足的广东预制菜美食,吸引了不少采购商和食客驻足品鉴。“猪脚5分钟就卖了3包,我强烈感受到了上海市民的消费热情和潜力。”

面对目前消费市场“烟火气”的快速升温,此次活动中的广东名优“土特产”,都从汕头、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揭阳等多个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精挑细选而来。

“不管是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还是广东荔枝,此次产品基本都是响当当的供港或出海‘拳头产品’。希望对接上海桥头堡进入长三角,并通过这个国际大都市进一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活动主办方介绍。

“交流后,我们发现许多产品很适合我们平台的采购需求,有些之前已有合作,这次又面对面‘淘’到了不少广东好货。”受邀而来的上海市餐饮行业协会、清美集团、上蔬集团、上海酒店协会、蜀海供应链、上海西虹桥、阿里电商、社区团购等多个冷链物流和销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

即将上市的广东荔枝吸引了众多关注。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看来,荔枝是中国最娇美、最甜蜜、最恰如在水一方的“伊人”。“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吃到荔枝,销售期也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上海市民近期可多关注荔枝上市季,广东也将把最好的荔枝通过上海窗口远销国内外,进一步喊全球吃广东荔。”

为更好地实现同频共振,为高端粤式预制美食对接高市场匹配度、高资源契合度的资源和服务,活动现场,一批平台合作、产业项目相继签约,粤字号农产品(预制菜、荔枝)正式进驻上海交易中心。同时,“广东预制菜品牌上海展示交易中心”“广东预制菜出海选品基地”“长三角社区团长直播电商集采联盟选品中心”“上海西虹桥预制菜产业研究院(筹)”等进行揭牌;全球预制菜品牌展示交易中心(上海虹桥)全球招商活动也正式启动。

粤沪携手探索合作新模式,抢占制高点。未来,预制菜需求端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整个行业集中度也有待提升,企业发展面临更大考验。座谈会上,全产业链供需双方踊跃发言,围绕各自主营业务、产业现状、自身优势、痛点堵点、合作需求等进行交流对接。两地政府也在渠道拓展、品牌打造、产销对接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力求在发展预制菜新业态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服务产业的高质量突围。

此次布局,将在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提升广东预制菜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为两地餐饮等消费市场提供新的选择和体验,为两地食品产业增添新活力和新动能。

同频共振用标准赢占高端市场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中“食材为先”理念的主要拥趸,以长三角地区为主要发源地的淮扬菜和广东地区的粤菜,天然具有亲近性,不时不食、清爽鲜亮是两地饮食文化的共通之处,亦是两地餐饮消费产业链融通互补的重要基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便捷化、健康化需求提升,预制菜行业空间广阔,广东预制菜走进上海滩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主任乔勇进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品技术研发角度来看,上海消费者对预制菜品类、品质、风味、口感和包装均有较高要求,既要好吃,也要实用好看,研发时要非常了解上海的消费类型和口味,B、C端也同步拓展推进。

作为成熟的消费市场,上海国际化消费习惯也有助于广东预制菜品牌在竞争中更好地打磨产品质量,以创意创新和深厚的饮食文化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乔勇进表示,预制菜加工技术需要提升,在调味上要更加精准,降低消费者的二次加工难度,还要准确控制产品的火候和熟度,确保在消费者二次加工后,产品才达到最佳口感。此外,针对不同品类预制菜的包装模式和贮藏保鲜,贮运物流等方面也要进行技术上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