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但目前海外市场中国白酒品类少、数量小、占比低,白酒国际化进展缓慢。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积极支持中国白酒国际化。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完整规范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破除“走出去”障碍,推动中国白酒参与国际竞争。将白酒酿造技艺作为我国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工作,并加强酒业文化知识产权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建议: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曾从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围绕白酒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曾从钦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白酒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化发展。四川拥有不可复制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具备打造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的先天条件和良好基础,建议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四川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四川具有产业基础
全国三大千亿级白酒产区,四川占两席。近年来四川白酒产量、营收、利润稳步增长,2022年川酒产量、营收、利润分别占全国白酒行业的52%、52%、34%。四川不仅拥有五粮液等全国知名品牌,还拥有一系列地方知名品牌及大量中小企业产业梯队。在曾从钦看来,四川具备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的先天条件和良好基础。
白酒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连续多年的稳健增长态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稳定的贡献。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626亿元,利税总额超3000亿元。
“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白酒产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地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并进一步拉动投资与消费,串联一二三产业链条,强化产业韧性,促进乡村振兴。”曾从钦表示。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白酒出海也是曾从钦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欧美烈酒企业纷纷向外拓展,抢占国际市场。而中国白酒国际化进展缓慢,2022年中国白酒出口额占白酒销售总收入的比重仅为0.72%,总体处于起步阶段。
曾从钦表示,中国白酒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但目前海外市场中国白酒品类少、数量小、占比低,未被全球市场认可,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2022年,我国酒类累计进口51.56亿美元,出口15.06亿美元,贸易逆差为36.5亿美元。其中,烈酒进口22.8亿美元,白酒出口7.16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5.64亿美元。
曾从钦建议,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完整规范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让中国白酒拥有符合国际贸易的“身份证”;针对国内外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别,开展有关贸易谈判,争取在贸易条件评定、税收等方面得到公平待遇,使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公平竞争环境;建立中国白酒对外推广的联动机制和国际贸易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政策保障水平。
据介绍,为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白酒文化,近年来,五粮液积极融入博鳌亚洲论坛、世博会、APEC、进博会等重要国际平台,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建议:推动白酒酿造技艺申遗
全国人大代表梁金辉
近年来,“白酒出海”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对“白酒出海”提出建议称,积极推动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助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我国国民对白酒就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也有很多关于酒的典故。无论是古诗词中提到的优美语句,还是文物出土中造型精美的酒杯,可以说白酒文化在国人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酒,作为人类食谱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流行全世界的一种饮品。更重要的是,酒除了具有饮食属性外,还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就形成了酒文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酒文化在世界文化进程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酿酒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多样性。
“欧美酒企纷纷进行外向拓展,抢占国际市场,而中国白酒国际化进展缓慢,仅少数企业进行了初步尝试,且效果不甚理想,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市场份额极小。”梁金辉说。
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传承千年,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这些都契合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的价值理念。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传统的酿酒技艺受到很大冲击。目前,我国从事传统酿酒工作的酿酒工老龄化问题突出,酿酒工人已出现负增长,如不加以特别重视和保护,酿酒技艺传承将岌岌可危。
对此,梁金辉建议,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作为我们国家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工作,尽早排上日程推进施行。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属于我国独有的知识产权,作为一门涉及广泛的综合技艺,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符号,集中表达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科技、传统习俗等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