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
李荣浩的新歌《乌梅子酱》一经发布便冲上各大音频平台Top1的位置,更是在抖音、B站上掀起了一阵翻唱风潮。
与此同时,淘宝等线上零售平台出现了果酱热。数据显示,乌梅子酱一度冲到淘宝热搜第8名,站内搜索量短期内暴涨200倍。苹果酱、蓝莓酱等相关果酱产品近三天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千万不要惊讶于一首歌的带货能力。“吃着乌梅子酱,品尝李荣浩歌里甜甜的爱情。”有消费者在某款乌梅子酱的销售评论区里留言。
只不过,乌梅子酱好吃,果酱行业却始终默默无闻,这个行业真如其产品一样甜蜜吗?面对已经深耕国内市场多年的国外果酱巨头,国内果酱品牌该如何破局?
热销,并非常态家住北京的小轩(化名)听完《乌梅子酱》,激情之下在淘宝下单了3罐果酱:一瓶乌梅子酱、一瓶蔓越莓酱、一瓶草莓酱。在淘宝等电商平台,类似小轩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敏锐的商家嗅到了商机。在淘宝输入关键词“乌梅子酱”后,跳出来的乌梅子果酱产品的宣传页几乎都打上了“李荣浩同款乌梅子酱现货”“荣浩的甜甜”“你浅浅的微笑乌梅子酱”等标签。
并且,随着李荣浩歌曲热度上涨的,除了线上客流量,还有果酱价格。目前,淘宝平台上单瓶乌梅子酱的均价大约在30元/300g,标注了“新疆野生乌梅制作”的乌梅子酱则卖到了61元一瓶。
图源淘宝
“单价都赶上进口蓝莓果酱了。”小轩感慨,“印象中,新鲜蓝莓小小一盒就要卖到几十块钱,所以一直都觉得蓝莓果酱卖得贵是有道理的,没想到普通乌梅做成的果酱竟也这么贵。”
恢复理性的小轩颇有些为自己的冲动购物感到后悔:“倒不是因为多花了钱,而是平时就没有吃果酱的习惯,这三瓶果酱大概率是会被遗忘在冰箱里了。”
小轩说得没错。在中国的饮食习惯中,果酱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购买产品类型分布图中,食盐占79.8%、酱油占76.5%,作为复合调味料的果酱没能挤进前9名,只能与其他调味品一起排在了综合占比不足5%的末尾。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上学那会儿,经常会在电视剧里看到早餐时吃吐司抹果酱的镜头。成家后,给家人准备早点,我才意识到,平时用到果酱的场合真不多。”大学老师佳音(化名)告诉新零售商业评论,她家早餐经常吃面包类烘焙产品,但即便如此,一年顶多也就吃掉四五瓶300ml的果酱。
也正因此,在不少商家的销售占比中,果酱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对于这次因为一首歌而引发的热销,商家也很明白其最终的结局。个体淘宝商家阿琦颇为神伤的说:“终究不是常态。”
B端,站在风口从水果制品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原料由水果、果浆、糖、添加剂等组成,中游涉及原料处理、加热软化、配料、装罐等过程,生产出的产品到了下游则是被应用于饮料、烘焙、乳品和茶饮等行业。显然,果酱即是由产业链中游制作而成。
下游的饮料、烘焙、乳品和茶饮,单拎出任何一个赛道,都比果酱更具关注度。连带着,这些来自B端的需求成为了果酱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
据观研天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果酱市场规模达35.25亿元,同比增长12%,相比2012年的7.82亿元,翻了近4.5倍。2019年食品加工业果酱需求量在全年果酱总需求量中占比约为64%。
细分到不同赛道,新零售商业评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传统观念中与果酱紧密相关的烘焙行业,却并非果酱企业的营收重点。以国内头部果酱生产企业爱普为例,其B端产品销售中有70%是供给乳品市场,20%供给烘焙市场。
数据显示,2020年,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地方性乳品企业对于果酱类产品的年需求超过30万吨;而连锁饮品市场对于果酱类产品的需求量更是接近400万吨,相当于6.6万节高铁车厢的重量。
从产品口味来看,除了常见的番茄酱、苹果酱和草莓酱,樱桃、蓝莓、蔓越莓成为近三年果酱行业发展最快的3个口味。据业内人士介绍,果酱行业开发新口味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规模化量产与产品品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新零售商业评论了解到,传统果酱制作中,往往会大量用糖来提升口感、外观,以及达到防腐的作用——传统果酱的保质期通常在1.5~2年。然而,在当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倡导低糖、无糖的趋势下,减少用糖和零添加果酱的保质期缩短到了半年以内。
爱普在其2020年度内部股东大会中提到:果酱工艺复杂,准入门槛高。与此同时,在规模化量产和产品品质保障上较难实现平衡。爱普目前的优势便是产量规模大形成价格优势,货品品控一致带来较好的客户黏性。
然而,即便爱普有如此优势,作为国内头部果酱生产企业,2020年爱普的产能在中国工业果酱市场占比不到4%。
市场集中度低、缺乏大产能供应商是工业果酱市场难改的现状。
C端,卷向品牌果酱在中国早已有之。据记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广西南宁一代盛产以黄皮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果酱。
虽然至今,大多数国内消费者还没有养成日常食用果酱的习惯,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果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