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落幕,精酿啤酒馆依然静悄悄 行业离爆发还差点啥
时间:2022-12-19 17:57:27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字号:T  T

“啤酒是上帝爱我们和愿我们幸福的明证”,在这届反季世界杯期间,体育迷们依旧离不开酒精。

世界杯开赛之后,“精酿”在小红书搜索量上涨超过50%,四年一届的体育狂欢,似乎又给冬日的精酿馆带来了一丝暖意。啤酒精灵的CEO张林认为,世界杯对精酿啤酒有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在世界杯的影响下,消费频率高了很多,所谓‘无啤酒,不世界杯’,无论是不是精酿爱好者,都会喝上几杯。”

精酿啤酒入华多年,之前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近年,街头的精酿馆才突然多了起来。和咖啡馆、奶茶店类似,这是一个投资不高、专业要求不严格、店面不大设备不多、有点意思的生意。对有点闲钱想做点生意的人来说,是一个看似不错的选择。

对于在华一直不温不火的精酿啤酒,精酿馆能竖起这面大旗吗?

疫情无阻近3年精酿啤酒企业数增七成“我弟弟3年之前开了个精酿酒馆,我之前是做麻辣烫的。现在麻辣烫做不动,也来做精酿酒馆了。”一家位于成都的精酿酒馆里,老板张先生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参与过很多餐饮项目的他,故事很多,之所以现在选择做精酿酒馆,除了加盟价格便宜,还是看中他弟弟的酒馆已经做了3年。

这3年,是疫情以来的3年,但精酿啤酒在华的发展却悄然提速。

截至今年9月23日,国内含精酿啤酒业务(注1)的公司(存续)总数为1403家,其中211家为今年新增。这是疫情之前——即2019年(817家)的1.72倍。

2020年一季度,疫情令投资者对大消费行业难抱信心。但随着酒企正增长的一季报陆续披露,让不少中小投资者收获意外之喜。宅家,饮酒,相得益彰,成了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

这种劲头,同样反映在精酿啤酒相关企业的增速上。

从数据看,2019年以来,精酿相关企业每年新增240家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

这些精酿相关公司的规模(注资规模)仍以100万元以内的企业为主,占到了总数44%。但整体分布并不是倒金字塔,比如200万~500万元区间,有282家企业,是100万~200万元区间的一倍有余。500万~1000万元区间的企业,也多于100万~200万元区间。

这与精酿行业中小加盟商、大公司并存的行业现状吻合。

更吻合国人对啤酒既有思维的数据是:2022年,山东的精酿啤酒相关企业占了总数的38%。自2019年以来,当地的精酿啤酒企业每年都以约100家的速度增加。在山东的猛增之下,以总数122家排第二的广东,就显得不那么突出。而且,广东相关企业的增长速度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出现特定时间节点后爆发的情况。

如今的高增速与高总量,离不开各路资本的参与。

仅仅梳理上市公司或拟IPO公司的公告、申报材料,就可以看到乐惠国际(SH603076,股价39.69元,市值47.91亿元)、青岛啤酒(SH600600,股价108.02元,市值1474亿元)、重庆啤酒(SH600132,股价128元,市值619亿元)、燕京啤酒(SZ000729,股价10.85元,市值306亿元)等,均有涉及精酿啤酒制酒业务。其中乐惠国际较为高调,已在2021年将精酿啤酒作为双主业之一。只是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精酿啤酒板块的收入还占不到公司总营收的1%。

有意思的是,作为近期资本市场热点的蜜雪冰城,其招股书(申报稿)中也出现了精酿啤酒。公司实控人(之一)张红甫的配偶田海霞,控股河南林深时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福鹿家啤酒厂”品牌精酿啤酒的零售、批发、加盟和运营管理业务。

如果从启信宝整理的数据来看,则有多达70家的上市公司,以投资、间接参股的方式,参与了精酿啤酒。不过,多数上市公司因为股权层层稀释,参股比例并不高。

热爱与需求之下,精酿啤酒播种中国“来世必须要多少啤酒?”

“1000罐。”

古代埃及坟墓上的一段铭文,记录着人们对啤酒古老的热爱。

被问到为什么要开自己的精酿馆,美国人老钱的答案是:出于需求,也出于热爱。“作为一个无精酿不欢的人,我总是从国外带回塞满了啤酒的行李箱,直到有一天,我们考虑要建立自己的精酿啤酒厂。”

老钱是北京地区的知名精酿馆悠航SLOWBOAT的创始人。2022年末,顶着疫情的压力,悠航在北京开出第四家门店,选址定在了北京地标建筑之一的白塔寺旁。

而在11年前,他就在北京开了悠航品牌的第一家门店,“在过去的11年里,我看到中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充满激情的酿酒师,酿造突显中国本土食材的本土啤酒,一切就这样开始了。”

据他回忆,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北京找不到任何精酿啤酒,全国范围内也很少。“我那时了解到中国人‘高品质’的消费观念,也知道北京这座城市吸纳了来自五湖四海,才华横溢的中国年轻人,他们寻求新奇和精致的品味。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啤酒消费率当时低于周边国家,所以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彼时,整个啤酒产业在国内仍处于爬坡之势。

2011年我国啤酒产量完成4898.8万千升,比2010年同期增长10.7%;产量提升的同时,啤酒售价同样在提升,2011年,啤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589.4亿元,同比增长22.9%,远高于啤酒产量的增幅。

“热爱与发展前景”也是啤酒精灵CEO张林选择入局的理由,啤酒精灵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