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事件介绍:9月末部分自媒体通过对比海天出口国外及国内销售的酱油成分表,指出海天国内销售的酱油包含添加剂,而国外销售的产品并未包含,认为海天在添加剂使用上存在“双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及讨论。
头部食品生产企业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标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违反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则需要加入大量的盐或酒精防腐、影响调味品口感且对人体健康亦存在危害。
根据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通常通过动物实验获取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添加剂剂量,同时除以保护系数(通常100倍),作为对人体的安全剂量。
各国食品安全标准没有高低之分,各国均同时存在零添加和有添加调味品。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准则不完全相同,据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我国用于果冻的山梨酸钾使用量为0.5g/kg,为欧盟准则的一半,部分其他添加剂使用标准上,各国准则亦不尽相同。同时我们对比市场上主要酱油品牌产品成分表,各国均同时存在零添加和有添加调味品。即使同一酱油品牌旗下的不同产品,因产品定位等各方面差异,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也有所不同。
龙头不惧短期扰动,行业良性发展有望加速推进。1.复盘历史,我们认为逆境中龙头优势凸显,短期扰动不改长期发展趋势。(1)乳品三聚氰胺事件:乳制品行业出现阵痛,08年伊利奶粉业务营收增速明显降速,估值及利润双杀。不同于直接退出市场的三鹿,经过近半年的调整,09年伊利股份经营层面出现明显改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8%,同时奶粉业务回暖。(2)白酒塑化剂及“限制三公消费”影响:白酒行业整体受到冲击,但从业绩韧性及股价表现看,贵州茅台表现相对更优,13-15年贵州茅台仍然实现收入利润正增长。2.短期事件影响不改龙头长期投资价值。复盘历史,三聚氰胺事件致伊利股份市值一度跌至55.07亿元,截至22年9月30日,伊利股份市值为2110.50亿元(累计涨幅达3732%);3.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提升,行业良性发展进程有望加速推进。尽管每一轮食品安全事件给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阵痛,但从长期来看,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亦起到了加速行业洗牌出清、倒逼行业监管标准优化、强化生产企业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等作用。我们认为近日大众对于调味品添加剂的关注,有利于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广泛普及,加速非法添加添加剂的食品公司出清,有助于推动调味品行业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投资建议:龙头抗风险能力及业绩修复能力较强,推荐海天味业、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涪陵榨菜。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