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一、碳中和政策1、我国将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3月17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明确,强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完善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集中治污。衔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引导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传统产业功能空间有序腾退。优化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管理,鼓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和路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在保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前提下,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精准科学的分区管控体系,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对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3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建筑领域碳排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建筑领域实现更进一步的节能降碳,有利于加快推动降碳减排。
3、国办: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绿色经济等产业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20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在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健康产业,分享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参与中国绿色经济的转型升级,将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国际资金,也将推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4、国资委: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优势
3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要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优势,做强做优主业、提升效率效益,加快构建以风电、太阳能发电大基地为主体,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发展,氢能、新型储能支撑调节、前沿核心技术引领带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科技加快创新,发挥能源技术变革作用,明确能源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充分考虑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经济合理等因素,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重大技术装备,超前部署研究先进储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着力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加大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方面持续深化与各国企业的交流协作,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着力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积极推动构建以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和配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将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
5、国家发改委征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意见
3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意见的公告。文件显示,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共纳入47个项目。其中包括,2GW新型高效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电网示范项目、苏州虚拟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绿色低碳新城建设及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项目类型覆盖多方面,体现了科技创新在促进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这些示范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升级,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50年天气预报”,呼吁立即采取气候行动
3月22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世界气象组织(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