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肿瘤早筛跌落"风口",企业如何回归现实走出困境?
时间:2024-03-13 18:08:46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近日,国家医保局再次公开明确表示“暂无法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国家医保局表示,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960元,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立足于“保基本”功能定位,从现阶段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来看,暂时无法将肿瘤筛查这类非治疗性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其实这对肿瘤早筛企业来讲并非新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2019年和2020年,国家医保局分别3次和4次表示不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2021年再次提及,但是为何2024年这一消息再次引起行业关注?

这或与当前肿瘤早筛行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随着资本热潮消退,肿瘤早筛行业正面临发展挑战,甚至有人直言“泡沫”破裂。

不过,一位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泡沫破裂至少要先有泡沫,但肿瘤早筛行业压根尚未到达泡沫期,还在第一个艰难爬坡阶段。2020和2021年的资本热潮不仅针对肿瘤早筛,mNGS、常规液体活检、伴随诊断等几乎所有基因检测企业都享受到了资本红利,跟具体细分赛道关联性不大。

随着资本潮退,不少此前受热追的企业不得不面对“裸泳”的现实。医疗器械营销管理专家王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肿瘤早筛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居高的价格、无法进入医保、和临床需求的契合度以及销售模式等均是当下面临的挑战。“部分企业强调自身产品很优秀,但并不代表符合临床需求和医院认可,一些早筛企业投入很多资金做技术研发,但是进了三甲医院可能并不实用。”

支付端:难以逾越的大山无法进入医保对肿瘤早筛行业将产生较大影响,王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因为医院拟定诊疗方案时都倾向于优先使用纳入医保的产品或技术,未纳入的产品用量会少很多。

上述行业资深人士分析指出,当下支付环境确实对肿瘤早筛行业不太友好。原因在于肿瘤早筛本质上属于“杠杆行为”——用当前投资换取未来可能的获益,即通过肿瘤早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患者更好地生存,同时也节省医保费用,此类杠杆行为面对越大的人群就越能够看出效果,面对个体和小人群会有较大波动性。

但当前早筛市场基本以个人支付为主,个体很难切实感受到在早筛上投的钱一定能换来健康方面收获,因此很难建立稳固的需求。

基于此,医保覆盖对癌症早筛产品具有重要意义,上述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医保在国内医疗市场占据绝对主导的支付地位,医保缺席早筛市场,就会让早筛产品离刚需越来越远,这也直接决定了这一市场能够被培养起来的速度和天花板高度,然而可预见的是,短期和中期内,医保大概率会继续缺席早筛市场。

医保走不通,商保能否助推早筛市场发展?和瑞基因CEO周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肿瘤早筛来说,医保是理想,商保是现实。

但王强指出,部分商业保险的确会把创新肿瘤早筛产品纳入,但在放量方面跟医保相比差距太大。

上述行业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商保分两类,第一种是把早筛产品作为赠品送给客户,作为获客手段提高保险产品吸引力,国内多是此种;第二种是商保判断这一早筛产品能够切实降低未来保险理赔总额的下降,但当前在国内几乎没有类似的合作。

“因为国内早筛产品不论是真实世界数据或临床试验数据,都不太足以顺利通过商保精算,国内商业保险自身也需要进化,要逐步不再将早筛产品当作附赠福利,而是作为客户购买保险后的必须动作,进而降低未来患癌的风险。相信中国的商保会走到这一步,但很难短期内实现。”上述行业资深人士指出。

早筛技术尚未成熟无法纳入医保只是早筛行业面前的大山之一,从企业状态来看,行业发展似乎已十分艰难。

2020年,泛生子逆势上市,成就全球癌症精准医学领域史上最大IPO。2023年10月12日,泛生子发布公告,宣布已正式签署私有化合并协议,对应泛生子交易估值约为1.26亿美元。

2021年2月22日,燃石医学股价创历史最高,39.75美元/股,2024年3月11日,燃石医学的最新股价只有0.81美元。燃石医学创始人汉雨生表示,NGS检测最早有300多家企业在竞争,但最终能活下去的可能只有三到四家。

2023年7月,因美纳由于未经欧盟批准就收购Grail被处以4.32亿欧元罚款。而素有“早筛之王”之称的Grail,2022年营收0.55亿美元,研发投入3.3亿美元,商誉减值39.14亿美元,整体运营亏损46.57亿美元。

肿瘤早筛赛道为何变得如此艰难?在上述行业资深人士看来,背后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技术本身,早筛技术正在发展但尚未成熟,有相当大进步空间,从敏感性和特异性来看,当前肿瘤早筛产品更像是技术发展中的半成品,无法寄希望于半成品被市场大为认可。可从两方面评价这一医疗技术:第一,在绝对数据上能否满足应用场景需求,因为用户都希望得到确切、肯定的检查结果;第二,性价比,数千元的单癌筛查可能很多用户无法承担。

王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目前医院内主打PCR平台,而非早筛多用的NGS平台,主要原因即成本太高,不符合三甲医院要求。“NGS设备采购价格高达数百万,虽然现在价格有所下降,但和低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