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 检测血液蛋白或可提前十多年 识别痴呆症高危人群
时间:2024-02-21 17:50:27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近日刊发在英国《自然·老化》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大规模筛查研究结果显示,检测血液蛋白或可在症状出现十多年前识别阿尔茨海默症等痴呆症高危人群。

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医学数据库采集的5万多名健康人士的血液样本,其中1417人在采样后14年内患上了痴呆症。研究人员发现,在筛查的1463种血液蛋白中,有4种蛋白(GFAP、NEFL、GDF15和LTBP2)的水平超标情况与痴呆症密切相关。

该研究显示,在日后患痴呆症者的血液样本中,这4种蛋白水平在症状出现前的十多年就已超出正常范围。研究还发现,血液中GFAP蛋白水平较高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近3倍。

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设计了预测算法,将上述4种蛋白“生物标志物”与年龄、性别、教育和家族史等因素结合起来。他们根据三分之二参与者的数据训练模型,并使用其余参与者的数据对该预测算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一模型利用参与者被正式诊断前十多年的数据,预测了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在内的3种痴呆症的发病率,准确率约为90%。

研究人员表示,该发现可用于研发血液检测新方法,以识别患痴呆症的高危人群。但新的生物标志物在用作临床筛查工具之前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研究人员指出,人们通常只有当注意到记忆出现问题或其他症状时才会去医院进行诊断,而一旦被诊断出患痴呆症则为时已晚,因为这种病可能已发展多年。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