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来自大海的邀约”青岛邮轮旅游推介会在北京顺利举行。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作青岛城市及邮轮旅游推介,并与北京首批20家重点旅行社签订《邮轮客源合作协议》;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和爱达邮轮等进行业务推介,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青岛邮轮旅游的独特优势与广阔前景,引发了当地旅行社、客源企业及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响。
本次推介会由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主办,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口岸办、青岛市公安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是青岛邮轮旅游推介会走出山东的第一站,也是推动深化京青文旅合作、深挖北京客源市场的重要一步,搭建起全面宣传青岛邮轮旅游、促进交流合作的平台,凝聚各方合力共创青岛邮轮的美好时代。
海洋之城,牵手文化古都踏上青岛,便与碧海蓝天相拥,正如老舍先生所言,“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
来到北京,也正像他所写的,“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
在同一位作家笔下,两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被悉心描绘,共化为记忆中的美好时光。推介会上,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张平表示,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产业要素集聚,并且能够有效辐射北方市场,是青岛邮轮旅游的重要客源地。青岛拥有邮轮产业发展的特色禀赋,正持续筑牢产业发展的坚实保障、打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和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希望与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实现互利共赢。
而北京拥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国际风范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两地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与相容性,且可实现高铁3小时内快速通达,更为两地的文旅和经贸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邮轮游艇首席研究员谢燮在致辞中讲述从青岛搭乘邮轮的三个理由,一是路程不再遥远,北京南-青岛北的高铁实现提速,最快3小时即可抵达青岛;二是港口就是目的地,借助青岛邮轮母港所处的绝无仅有的青岛老城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母港已经成为岛城最新潮的网红打卡地和新地标之一;三是爱达邮轮“地中海号”有特色。意大利元素的“艺术之船”能够让游客充分体验地中海风情,邮轮上熟悉的异国情调终于又回来了。
推介会上,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邮轮文旅部进行青岛城市及邮轮旅游推介。从便捷和舒适、丰富和精彩、优质和实惠三个角度,全面展示了选择青岛乘坐邮轮的理由以及邮轮旅游可以获得的美好体验。经过三年多的等待,邮轮复航的汽笛再次在胶州湾畔响起,青岛向北京业界及广大游客发出诚挚的邀约,希望京青联手,合作开拓邮轮市场,共创邮轮旅游的美好时代!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相约北京,扬帆青岛”的口号一直萦绕在耳边,昭示着两座城市的深厚友谊。青岛也是北京发起成立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国内主要成员之一,并且联合会邮轮分会秘书处常设青岛,在促进文旅共同发展上已有多方面的合作基础。推介会上,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与北京首批20家重点旅行社代表签订了《邮轮客源合作协议》,将共同宣传文化、引进航线、拓展客源,做大做强山东邮轮旅游市场。
本次推介会不仅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意在进一步拉近两座城市的感情,推动文旅资源的沟通共享,让更多人品味到滨海城市与文化古都带来的相异之趣、和谐之美。
活力港湾,航行时尚邮轮邮轮被称为“海上度假村”“移动的五星级酒店”,是一种高雅、舒适的旅行方式,已为越来越多人所选择。2015年,青岛邮轮母港正式开港,并于次年获批成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开启了邮轮旅游发展的崭新时代。
地处港阔水深的胶州湾,青岛邮轮母港在北方距离公海最近,航线设计也更加丰富多样。自开港以来,邮轮母港已开通40条国际航线,通达日韩、东南亚等地区17个港口城市,累计接待出入境旅客近85万人次。皇家加勒比、歌诗达、MSC地中海等世界知名邮轮公司都来青运营过多个航次。今年9月29日,我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业务后,青岛在全国第一个成功复航,抢占发展先机,将在中国邮轮旅游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次推介会上,爱达邮轮有限公司代表介绍了“地中海号”邮轮的最新航线与配套服务。该邮轮也被称为“艺术之船”,共有12层甲板,包含餐厅、商店、剧院、泳池等各类场所,并搭配以不同的风格设计,格调十分高雅,将于11月26日在青岛邮轮母港首航。作为中国船舶集团与全球规模领先的邮轮集团——嘉年华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爱达邮轮致力于推出国人喜爱的高端邮轮度假体验,打造邮轮产业的“中国标杆”。目前,公司旗下的“地中海号”已确定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来青运营7个国际邮轮航次。
“我邀请大家来青岛坐邮轮,凭海临风、对月举觞,远离喧嚣、枕海而眠。美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