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周报(第107期)|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近 63 万吨;李高:共同推动形成气候国际合作新局面;国内绿证核发量超1.2亿个
时间:2023-09-19 17:52:47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3年,中国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随着“双碳”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各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及碳达峰方案陆续公布,“双碳”工作将向更深层次推进,进一步影响生产和消费两端。

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

本期看点: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近63万吨;李高:共同推动形成气候国际合作新局面;科技部将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国内绿证核发量超1.2亿个。

一、碳中和政策周报1、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近63万吨

9月14日,2023年中国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召开。会议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始终严格履行国际承诺,已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约62.8万吨。生态环境部发文指出,经研究表明,1991至2020年的30年间,中国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过程中累计避免了约2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会议强调,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要坚决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继续致力于保护臭氧层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环境治理行动。中国将努力克服发展不全面、不均衡的问题,维护《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机制和成果,严格信守《基加利修正案》履约新要求,强化监督管理,持续深化履约国际合作,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应对气候变化与减污降碳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点解决对象,我国在保护臭氧层的同时也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李高:共同推动形成气候国际合作新局面

近日,全国人大环资委专职委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司长李高在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共同维护《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主渠道地位和制度体系。各方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贡献”的制度安排,充分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历史责任和国情能力的差异,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制度规则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努力。

二是共同推动形成全方位、广领域、多主体的气候国际合作新局面。各方应积极探索、不断拓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模式,推动各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之间开展广泛合作,围绕经济、社会、产业、技术、金融等广泛领域形成更加包容有效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机制。

三是共同努力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各方要加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市场、资金、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共同营造良好国际合作氛围,切实将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转化为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推动全球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共促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各国携手合作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落实行动是关键所在。同时,我们要防止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损害全球行动能力。面对日益紧迫的气候变化挑战,各方应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3、科技部将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

9月11日,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一是按照中央科技委办公室的职能定位,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低碳科技创新部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二是营造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的创新环境,加大对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低碳科普;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新动能;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会上,祝学华还发布了《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该目录由科技部组织编制,收录6个领域85项技术成果,涉及大气污染治理领域15项、环境监测与监控领域6项、节能减排与低碳领域13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近年来,科技部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抓紧布局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中和关键技术研发,全面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建设,该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丰富支撑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

4、国内绿证核发量超1.2亿个

9月11日,据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消息,截至今年7月底,国内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累计核发量已超1.2亿个。与此同时,绿证交易量扩大、增长显著。截至今年7月底,国内累计交易绿证约为4620万个,今年前7月的国内绿证交易量远超2022年全年绿证交易量。从累计出售量来看,截至7月底,排在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河北、吉林、江苏,三省绿证出售量均超过300万个。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绿证认定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属性,鼓励用户购买绿证,满足了绿色电力能源的需求,也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5、国际航协发布2050年净零碳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