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地铁和柏林墙涂鸦,他的艺术最深刻也最潮流
时间:2022-03-29 16:39:15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尽管美国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KeithHaring)早在1990年去世,但他和他的作品依然风靡世界,依然是潮流文化的先锋代表。

人们对哈林的作品并不陌生,因为他的涂鸦符号无处不在。举着爱心的小人、匍匐爬行的婴儿、狂吠的狗、三只眼的笑脸——这些极其简单的涂鸦,是哈林鲜活而有生命力的标志。它们出现在T恤、潮鞋、家居、徽章、婴儿车、扑克牌和贴纸上,也出现在路易威登、薇薇恩·韦斯特伍德等奢侈品牌上。潮牌Supreme、潮玩Bearbrick、Molly也都在近年纷纷发行哈林的联名设计款。

3月12日,凯斯·哈林迄今最大规模个展“遇见凯斯·哈林:后波普时代潮流艺术展”在北京开幕。策展人孔博川告诉第一财经,这次展览上的109件(组)真迹作品,曾在法国国立当代美术馆、荷兰国立美术馆、英国泰特美术馆等美术馆展出。所有作品在北京遇见博物馆·inSpace展出3个月后,将巡展至上海遇见博物馆。

纵观全球,哈林的作品一直是全球展览的热门之选。上月,《凯斯·哈林:辐射视觉》刚在美国那不勒斯艺术展上落幕,接着《凯斯·哈林:光辉的遗产》在美国米切纳艺术博物馆开幕,与此同时,艺术家的联合展在美国NSU艺术博物馆举行。

在北京举行的“遇见凯斯·哈林后波普时代潮流艺术展”上,尽管是工作日的下午,但展览现场的人群仍是络绎不绝。

做展览展陈设计时,孔博川再现了哈林艺术创作的场景,从纽约第十五大道的站台、地铁车厢、57号俱乐部,到哈林创立的的PopShop,都试图还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那个街头涂鸦文化风起云涌的时代。

街头涂鸦文化

展览的开篇就是纽约地铁。地铁是纽约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哈林等涂鸦艺术家的画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纽约地铁平均每天接待650万乘客,对于没钱的涂鸦艺术家们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画廊,涂鸦高手们争着在地铁上作画,哪怕昙花一现,哪怕还没画完就会被警察逮捕,也享受于自由创作的刺激。

1958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哈林,20岁进入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习,虽然没获得学位,但深受学院大师们的影响,包括美国概念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和视觉艺术家西蒙娜·福蒂等人。

哈林混迹纽约时,美国涂鸦文化已经发展到鼎盛期,街头艺术在纽约下东区蓬勃发展。黑人艺术家巴斯奇亚对画廊之外的创作充满兴趣,这同样也是哈林的兴趣所在——不需要纸张,每次创作都冒着被抓捕的风险,那意味着创作起来必须又快又准确。

本次展览的纪录片中,哈林随着人群走出地铁车厢,迅速找到一面墙,拿起粉笔就开始在黑色空广告牌的位置上作画。他的画笔极迅速,不需要草图,看似相同的符号化涂鸦,充满节奏韵律和美感。他的绘画总是一个个粗线条的小人,伸出胳膊和腿,像是在跳舞,这也成为他的涂鸦标签。

哈林曾说,他需要大量的观众,地铁就是最好的载体。“艺术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公众有权利拥有艺术,但大多数艺术家都忽视了公众。”

在纽约曼哈顿区休斯敦街的一面废弃墙面上,哈林画了他的第一幅大型壁画,面积约70平方米。尽管他的涂鸦里没有任何文字,但清晰地表达着他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冷战、南非的种族隔离、艾滋病、环境保护、资本主义如何加剧不平等等。

“哈林很擅长将符号转化为可视化的语言。他的作品出现在地铁上、街道上,反映出当时非常重要的社会议题,这也是他至今仍被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孔博川说。

在纽约生活两年后,哈林就在艺术圈出了名。仅1986年,美国媒体关于他的报道就有100多篇。

他受邀去德国,在柏林墙上作画,又在费城、旧金山、安特卫普、柏林、巴黎、墨尔本等地作画。今天,在意大利比萨、西班牙巴塞罗那、法国巴黎等地,仍然散落着为数不多的哈林街头涂鸦作品,成为当地的艺术打卡地。

在展览上,观众能看到哈林在创造高峰期的很多杰作,既有他与安迪·沃霍尔创作的“安迪·米老鼠”,也有他在格雷斯·琼斯身体上涂鸦的过程。在他生命末期的创作中,不仅用一系列作品为艾滋病防治疾呼,同时也关注着儿童心理、动物保护、地球环境、核武器制裁等社会话题。

打破艺术与商业的壁垒

“凯斯·哈林是最早打破艺术商业壁垒的艺术家之一。”孔博川说,哈林的街头文化流向全球,影响了众多艺术家和民众,让更多普通人和艺术产生关联。

哈林在世期间就曾经与德国宝马、瑞典绝对伏特加、美国好彩香烟、瑞士手表斯沃琪,以及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合作。本次北京展也充分呈现了艺术家与这些品牌的商业合作,从海报设计到联名款设计,无所不包。

对很多艺术机构尤其是博物馆来说,哈林是传统艺术的叛逆者。《时代》杂志的评论家罗伯特·休斯讽刺他的作品是“无聊”的,认为其作品不值得被认真对待,对艺术精英阶层来说,涂鸦显然不够高级。

哈林毫无顾忌地拥抱着商业,尽可能地传递着他的艺术。他的好友麦当娜经常穿戴着印有哈林涂鸦的衣服,这使他的名声进一步扩展到时尚圈。

“如果我只在画廊作画,这会令我沮丧。”哈林在1986年开设了自己的Popshop,这个艺术商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