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的"香港机遇":打造亚太地区绿色金融高地
时间:2022-03-23 20:58:49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1年4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显示,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已经上升了约1.2℃。科学家反复警告,若全球气温升幅未能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气候变化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2021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以“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为愿景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特区政府将与业界及香港市民共同朝着两大目标迈进,中期目标是通过推行都市固体废物收费,把都市固体废物的人均弃置量逐步减少40%至45%,同时把回收率提升至约55%;长期目标是发展足够转废为能设施,长远摆脱依赖堆填区直接处置废物。

官方数据显示,在香港,塑胶废物占都市固体废物弃置量第三位,仅次于厨余及废纸。香港环保署数据显示,2019年,近10%的塑胶废物为塑胶餐具,每周弃置在堆填区的塑胶餐具多达约1400吨,相等于90辆双层巴士的重量。新冠疫情爆发后,外卖需求增加,令即弃餐具废物大增。

2021年7月,为从源头减少使用即弃胶餐具,香港环保署就建议推行“管制即弃胶餐具计划”向社会公开咨询,建议在2025年左右全面禁用即弃发泡胶餐具,禁用范围包括餐饮业处所向顾客提供相关餐具外,同时包含销售即弃发泡胶餐具予本地的最终消费者(包括餐饮业处所)。

“这个市场潜力是巨大的,特区政府的政策出台规划对我们整体的行业是利好。”SRJJLimited水溶降解材料有限公司(SRJJ)项目总监陈逸晋表示。

自2016年起,SRJJ与广东宝德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开发应用于包装产品为主的水溶性降解材料。SRJJ的核心技术是“宝时丽”的改性水溶性高聚合物材料(PVAL)和生物基材料的组合物,这种新型材料能在大自然中完全生物降解,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且具有可水溶性,水溶温度和速度皆可调整。该材料的包装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工业生产、农业、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真环保?伪环保?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误导性的宣传,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环保材料,强调在不同生产环节中的环保角色:如原材料环保、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或废物可降解等。陈逸晋坦言,这些材料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已经使用了大量的能源,因此并非最理想的环保材料。

他解释道:“很多时候消费者看到一个纸袋,感觉上它能够降解,就以为它是个很好的材料,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陈逸晋指出,纸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比如在种植树木期间耗费大量的水资源,生产时还需大量化学品对其进行漂染等等,“大家只看到它生命终端的一个场景,但是没有考虑到生产周期中投入了很多东西。”

为控制白色污染,自2015年4月起香港全面实施胶袋收费计划:只要使用的购物袋含有塑料成分,而商品又不在豁免范围内,每个胶袋须收取0.5港元。但是,计划实施的效果却未算理想。根据香港环保署资料显示,自计划实施以来,胶袋弃置量每年递增,到2019年才稍为回落至40.7亿个,但仍高于计划开始之年——2015年的39.3亿个,而每日人均弃置的胶袋数则一直维持约1.6个。

对此,陈逸晋坦言,香港的胶袋收费计划有很大的调整空间,“计划实施以来,这部分钱很大程度上是掉到商家的口袋里面了,而非真正用于环保事业。”他建议,除了胶袋收费适当上调外;政府应要求提供塑料袋的商家选择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给消费者,如该公司生产的水溶性塑料袋。

陈逸晋坦言,现阶段香港企业在环保的投入力度仍然不够,主要在于企业往往有错误认知,以为追求环保与追求利润是相对立的。很多香港企业对于ESG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存在“洗绿”行为,现阶段的绿色行为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交功课”阶段。

他强调,环保追求和拓展市场完全能够有机统一,绿色企业形象有助于提升市场对企业的认可度。对于一家土生土长的香港企业,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市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了解,国际主要知名服装品牌的采购办公室大多设立在香港,SRJJ香港的办公室主要负责对接不同服装品牌,进入其包装材料的供应链。再根据不同品牌客户的诉求,反馈到内地的工厂去做产品的调配和改性,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除了背靠祖国的区位优势,陈逸晋认为,香港的金融基因、特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营商配套都十分吸引初创企业,“整体来说,香港是一个很好的融资平台,会有很多上市公司在这里;其次(香港)是一个十分国际化的市场;还有政府的各项政策扶持,只要你用心、用时间去找的话,会找到很多支持。”

落户香港

《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中明确提出,特区政府将会拨款2亿港元成立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提供给有助香港减碳和加强保护环境的科研项目,每个项目提供的资助金额由250万至3000万港元不等。

“我们发现特区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工具越来越丰富,我们都在申请中”,风脉国际CEO朱丹表示。

风脉国际母公司是总部位于武汉的新能源风电、光伏和资产管理企业——风脉能源。风脉能源创办于2009年。早在2018年,风脉能源为响应当时新能源行业的“一带一路倡议”计划布局其国际事业、拓展海外市场。朱丹坦言,风脉国际公司在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