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丁世忠:发展冰雪运动自主品牌 推进"体教融合"
时间:2022-03-14 17:19:34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今年带来了三份议案,包括促进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有效推进“体教融合”体系及民生发展等。

“要加大冰雪产业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培育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大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持续助力我国冰雪运动发展。”丁世忠向记者表示,北京冬奥会之后,还需要确保支持冰雪运动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延续性,夯实冰雪运动持续发展的基本面。

在推进“体教融合”方面,他建议要建立一体化体育教程体系、基于“双减”的体育课后服务资源体系和建立学生运动能力国家标准体系等多种体系。

大力发展冰雪运动自主品牌

面对未来国内外广阔的冰雪运动发展空间,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品牌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的冰雪运动市场绝对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而且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为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北京冬奥会带火了冰雪消费,也让丁世忠看到了新的机会。据《中国体育报》,中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居民参与率达24.56%,逾九成冰雪运动参与者系自发参与。

但丁世忠也注意到,进入“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运动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他举例道:“比如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和长期战略的实施是否高效有力,冰雪运动在学校、社区和其他相关场所的支扶持政策能否延续,全球冰雪运动资源与我国冰雪运动市场需求能否高效对接、相关专业技术能力能否有效转化等。”

为此,丁世忠提出五点建议:确保支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延续性,持续实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战略规划;延续“科技冬奥”,产学研联合攻关冰雪科技研发;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品牌培育,支持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立足行业融合,筑牢配套和支持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冰雪产业人才培养。

面对未来国内外广阔的冰雪运动发展空间,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品牌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丁世忠进一步建议,“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装备器材自主品牌,可针对冰雪产业细分专业领域,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在降低要素成本、加大财税支持、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在今年的冬奥会赛场上,安踏集团为12支中国参赛队打造比赛装备,打破了冬季运动项目专业科技产品长期由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丁世忠认为,“无论是安踏还是整个行业,都要保持冰雪科技研发创新的脚步不停,增加与全球先进冰雪科技研发中心的交流学习。”

“此次冬奥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在冬奥期间,我们看到众多来自全球各领域的专家人才支持和保障冬奥,包括制冰制雪、场馆维护等。”针对中国当前冰雪产业各领域专业人才不足问题,丁世忠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与企业深入创新合作,创新冰雪产业人才的培养。

他提出,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院校成立冰雪运动装备院系,重点培养在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培育创新人才土壤,充分发挥中国奥运资产价值,构建学校课程与校外场馆、相关企业等联动合作模式,以匠心精神培养一批既具备专业理论素养、又拥有专业赛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如制冰师、造雪师和专业场馆维护保养等人才。

为体教融合、可持续消费建言

据丁世忠观察,在落实“体教融合”政策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对“体教融合”认识上不到位,以及实施方法上未抓住根本等问题。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成为热议话题,全国各地积极制定了相应措施予以推进,此后“双减”政策的出台,也为加快推进“体教融合”提供了机遇。

据丁世忠观察,在落实“体教融合”政策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对“体教融合”认识上不到位,以及实施方法上未抓住根本等问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体教融合”。

因此,就如何更加高效推进“体教融合”、更全面地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建议,要建立一体化体育教程体系、基于“双减”的体育课后服务资源体系和建立学生运动能力国家标准体系等多种体系。

“‘双减’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体教融合’,但能否落实好‘双减’政策,重点是看课后服务资源是否系统、适宜、科学和新颖,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也依附于资源体系建立的质与量。”丁世忠指出,要充分考虑中小学校发展实际,遵照不同学段学生发展规律和运动需求,分层分类建立一套体育课后服务资源体系,在强化“体教融合”的基础上,让体育更好陪伴青少年成长。

此外,针对可持续消费,丁世忠还提交了《关于以“可持续消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可持续消费力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将不断增强,也将成为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