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鉴冬奥:冰雪运动能玩出什么花样
时间:2022-02-04 08:09:58来自:Yicai字号:T  T

北京进入“冬奥时间”,冬奥会行至第24届。作为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将如何重塑世界冰雪体育格局,如何发挥冬奥效应,以及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如何呈现本届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精神内涵,令世界充满期待。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打开信封,念出“北京”。由此,北京联手张家口创造历史,成为现代奥运史上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双奥”城市。

经过6年多紧张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进行至2月20日,设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3月13日举办。

本届冬奥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达历届小项数量之最。随着奥运冰雪项目逐步发展,参赛运动员不断创历史新高,赛事纪录频频被刷新,民众对于冰雪运动的关注热度也在持续上升。

毫无疑问,北京将为“奥运”翻开新的历史扉页:

2022年的第一场梦幻联动

进入2022年以来,新冠依然肆虐,最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将全球疫情感染人数推向高位。有着2008年夏奥会的经验在前,北京用实际行动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向未来”的愿景:多国代表团人数规模创记录,32位国际政要出席开幕式,联合国历史上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世界用行动表达对这场全球性体育盛事的支持和对主办方的信任。

根据奥委会官方数据显示,本届冬奥会将有来自91个国家的2887名运动员参赛,人数仅次于2018年平昌冬奥会。其中,捷克、立陶宛等国家参赛人数破记录,沙特阿拉伯运动员首次参加冬奥会,拉开了海湾国家参与冰雪运动竞赛的帷幕。

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很多项目更是直接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断融入速度、技巧、美感与规则后,这些项目逐渐走向竞技赛场。正因为如此,在衡量冰雪运动强国时,地理气候、经济水平和人文传统成为三个重要维度:阿尔卑斯板块、北欧及俄罗斯板块和北美板块优势显著。

尽管这些欧美冰雪强国参赛人数和竞技水平属于“独一档”的存在,冰雪实力薄弱的亚非拉国家并非束手无策。对于后者而言,在单一项目上拥有绝对实力的个别选手,依然能撑起整个代表团。其中,归化队员显然是一条捷径。

冬奥会比赛项目总数一般少于夏奥会,但凭借运动本身的观赏性,民众对于比赛的喜爱程度丝毫不亚于夏奥会。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冰球、冰壶、雪车、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一直是人气最旺的比赛项目。而花滑和冰球从1924年以来一直就是冬奥会的保留项目。国内观众既为本国选手摇旗呐喊,也为激烈比赛本身所吸引。

冬奥刮来“中国风”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应该意识到,气候与地理条件只是原因之一,经济实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和运营保障能力同样关键。北京冬奥会展示的不仅是顶级的城市建设水平,还对主办方的管理能力、责任担当与智慧有着精细要求。

据统计,除了2000多名来华参赛的运动员,还有超过2.5万名工作人员、媒体记者、教练员等相关人员。为此,北京冬奥会采取“闭环管理”。境外人员通过防疫“气泡”与“外部世界”分隔。

中国向来不缺冰雪资源,难的是如何真正实现“用雪自由”,满足冬奥赛事对雪量、雪质、雪温的严苛要求。从造雪到保雪再到储雪,主办方已然形成一套完备的流程,相关方面专业人才及团队搭建也已形成规模。

奥运会历来是新技术的秀场,《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贯穿冬奥会筹办始终。围绕绿色低碳和互联网技术两大主题,主办方在“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8个方面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冬奥”不仅是北京冬奥会提出的愿景之一,也是本届冬奥会的主要特色。这些新技术将被运用于场馆建设、基础设施、转播技术、运动员装备等各个方面,通过运动科技、绿色科技、智慧科技、工程科技全方位护航冬奥。

仅在赛道设施建设方面,北京冬奥会就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次建设“水冰转换”的“双奥场馆”,首次实现冰篮转换高效利用,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首次实现场馆热能再利用……

本届冬奥会上,5G信号已覆盖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间的所有道路。专门为冬奥会开通的5G奥运专列时速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将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通勤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并且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实现5G独立组网权限开通、网络信号100%全面覆盖的高铁线路。

硬核科技成为北京冬奥会最深印记的同时,“中国式浪漫”也没有缺席。会徽、图标、奖牌、场馆、火炬......肉眼可见的所有奥运元素,通过中国特色的叙事语言和中国味道,讲述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谁能拔得头筹?

中国选手和冬奥会结缘于1980年举办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由于中国冰雪运动起步较晚,直到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中国女子速滑选手叶乔波创造历史,为中国夺得2枚速滑项目银牌。2002年杨扬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夺冠,赢得中国冬奥首金。

二十年后的北京冬奥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