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脚步并未因疫情而停滞,在城市和乡村,令人瞩目的新建筑纷纷涌现。第一财经编辑部观察到,那些被讨论最多的建筑,不只是形态独特有网红感的地标,也是更注重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更生态环保、更好融合传统文化的真正新型建筑。
结合各大建筑奖项评选和专业建筑媒体的评价,侧重对地方的价值和公共文化属性,第一财经编辑部推出中国十大新建筑名单。
1、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2、北京百子湾公租房
3、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4、嘉兴火车站
5、青岛海天中心
6、香港M+博物馆
7、上海天文馆
8、和美术馆(顺德)
9、大理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10、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大城市大型公园典范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世界城市发展成就与智慧的一次汇聚,也是上海代表中国完成的一项重大文化传播任务。世博会举办之后,黄浦江两岸原世博区域分别按照既定规划,实施战略转型,完成后世博开发。除了城市最佳实践区转变为智慧低碳园区外,中华艺术宫、世博中心、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世博轴等核心场馆都维持原主要功能,一些保留下来的国家馆也转型为文化交流场馆或商用场馆等。除此之外,在世博会期间起到重要作用的生态涵养与绿地区域——世博公园,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改造,于2021年底正式重新开放,这就是在全国具有大城市大型公园典范意义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位于浦东后滩滨江区域,西北邻黄浦江,东至卢浦大桥-长青北路,南至通耀路-龙滨路,总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园内植物品种丰富,绿化率约为80。公园引入黄浦江水,经水体循环净化,形成约16公顷水域。园内保留改造4个原世博会场馆,同时新建江南特色园申园、上海温室、双子山、世界花艺园、十一孔桥、月洞桥及大歌剧院、国际马术中心等设施,是一个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城市中心公园。
公园本次开放范围主要为85公顷的北区部分,待2024年全部建成各类设施之后,将成为上海的一处重要地标。
北京百子湾公租房:明星建筑师缔造开放式社区由著名建筑师马岩松及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在2021年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
北京市在保障性住房供应方面加大力度,除了加强量的供应,在质的层面也更加重视,希望通过引入知名建筑师的设计,应用新的理念,带动更多保障性住房社区实施新理念,为居民带来更好的城市生活体验。
百子湾公租房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广渠路,紧邻地铁7号线化工站,与位于朝阳区的北京CBD距离较近。项目占地9.3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7.33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地上6层到27层,总住户达4000户,户型建筑面积从40平方米到60平米不等,可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项目还建设了配套社区服务设施,包括养老服务设施、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体育设施、停车库。项目于2019年末建成之后,逐步交付使用,接纳居民申请入住,并实现居民的动态退出。
项目在规划设计中,运用了开放式社区的理念,社区内部道路向城市交通网络开放,底层商铺也面向周边居民开放,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促进整个社区的互动,是践行以人为本进行住宅设计的体现。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展翅高飞的“太阳神鸟”西部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成都第二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于2021年6月27日正式开通运营,成都由此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空港的城市。天府机场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担纲项目总设计,在设计中应用了系统集成的理念,打造综合交通枢纽。航站楼构型取自成都金沙遗址“太阳神鸟”。
天府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项目,初期建设3条跑道、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和配套设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机场工程体量巨大,仅用时5年左右就完成了预定建设任务,体现出我国工程建设及航空技术领域的进步。天府机场投运对四川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加快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功能,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也将天府机场的投运评为2021年中国航空业“十件大事”之一。
天府机场通过轨道交通线路与成都市区连接。机场提供自助值机、智能安检线、自助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机场还配置了智能问询机器人、智慧候机厅、捷运系统、空港酒店值机和托运行李便利服务等,运营和空管也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技术。按照远期规划,天府机场将建设“四纵两横”6条跑道、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
嘉兴火车站:林中火车站2021年6月,改扩建后的嘉兴火车站正式启用,成为国内首座“森林中的火车站”。这次改扩建由马岩松及MAD建筑事务所担纲设计,建筑师在设计中提出:“城市中的火车站有没有可能不追求宏大的纪念性,而具有优美的环境、舒适宜人的尺度,和便捷、人性的交通功能呢?”
2021年恰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