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为底色,青藏高原的“绿宝石”迪庆州如何破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贫困与发展的纠结?
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一颗“绿宝石”闪闪发光,这就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州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长江、澜沧江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带和水土保持区,是云南海拔最高、氧气最稀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较重的地方。过去,迪庆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属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长期陷入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贫困与发展的纠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积极探索绿色富民的高原生态扶贫新路径,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抓实生态建设、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使森林覆盖率增至2020年的77.63%,不仅位于云南各州市前列,更居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首,谱写出雪域高原践行“两山论”的时代赞歌。
筑牢“三江并流”腹地生态屏障
在迪庆州,由于“三江”并流、“两江”过境,这里形成了极为特殊且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珍稀动物、珍贵植物……诸多奇异景观让迪庆州成为世界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坚决践行“两山论”,坚持铁腕治污,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青山绿盾”战役,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成绩和长足进步,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德钦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有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里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重点保护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占比78.5%。
“1996年我们还靠砍木头为生。”奔子栏镇玉杰村村委会主任都吉茸说,在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后,大家从砍树人转为种树人、护林人,全村的森林总面积达到2.4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90%。
如今,玉杰村良好的生态资源正转化为致富产业,村民林下野生菌采摘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松茸每公斤卖到230元。在尼顶村民小组,他们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开发了2条徒步路线,2020年旅游纯收益36万元,每户分红3万元。
“守住青山就是对国家的大贡献。”德钦县林草局副局长斯那农布说,面对高海拔、缺氧,种植的树木成活率低、生长期长等挑战,他们通过严格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项目,近5年来全县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5%,森林总面积超过850万亩。
近年,迪庆州坚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已有2848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十三五”期间,全州累计完成营造林179万亩,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全州共创建州级生态文明村164个。目前,迪庆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已占全州总面积的67.3%。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和雪涛介绍,“十三五”时期,迪庆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100%,全州境内地表水2个国控监测断面、5个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100%,全州累计完成营造林17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3.9%提高到2020年的77.63%,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成为闪耀在青藏高原的一颗“绿宝石”。
值得一提的是,迪庆州境内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生态系统安全与稳定的巩固提高,进而提升了两大水系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对我国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下游东南亚诸国生态安全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守护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家园。
滇金丝猴拥有“人脸红唇”的“傲人”颜值,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上世纪80年代前后,受多重因素影响,尤其是打猎和伐木等行为对滇金丝猴栖息地造成的破坏,滇金丝猴的生存面临极大挑战。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分布在该保护区的滇金丝猴种群及数量稳步增长。2021年6月,全国滇金丝猴增加到23个种群3300只以上,其中白马雪山片区滇金丝猴数量约占70%,达2300余只。
“保护区建设之初,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还不足500只。可以说,滇金丝猴的保护成效是我国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例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毛炜说。
不仅是滇金丝猴,迪庆州是国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这片不到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众多野生动植物物种,仅高等植物就有5000余种,占地球高等植物物种的2%、中国高等植物物种的16%、云南高等植物物种的33%,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17个关键地区之一。
其中,分布在迪庆境内的动物中有哺乳类120种、鸟类290种,分别占全国的24.12%和云南的38.83%,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滇金丝猴、黑颈鹤等64种;列入国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