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间,在上海地标建筑东方明珠脚下,一座新开的冰场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这是东方明珠冰上嘉年华的场地。
在顶住疫情的压力和迎接冬奥开幕的契机下,越来越多的室内外冰场出现在沪上的商场、地标建筑空地,很多市民纷纷走向冰面,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
对于这样的场景,复星旅文董事长兼CEO钱建农并不感到意外。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中国冰雪产业快速成长、壮大的最鲜明表现。
距离冬奥会开幕还有半个月时间,全国不少地区正在涌现一股“冰雪热”。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联合发布《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加快发展冰雪产业。而《“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明确表示,要以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冬奥会的举办,无疑会带动整个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钱建农强调,在全球范围内,冰雪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是相当快速的。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9年,国内冰雪运动爱好者的数量增长了231%。
在钱建农眼中,冬奥会效应仅仅是一个开始,到2025年,国内冰雪产业规模会突破万亿。
冰雪经济迈向万亿规模
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10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并要求沿线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在严格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实施好《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计划》),加大对冰雪旅游线路沿线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滑雪场等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计划》提出,到2023年,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其重点任务包括,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深挖冰雪旅游消费潜力、推动冰雪旅游与相关行业融合、提升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夯实冰雪旅游发展基础等五个方面。
“中国可以说是冰雪产业增速最快的一个市场,预计未来两三年,我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次会超过5亿人次。”钱建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内冰雪产业发展规模和潜力都十分巨大,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冰雪资源十分丰富,东北等地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冰雪资源地;第二,潜在目标群体基数大、增速快,尤其是年轻群体;第三,有助于推动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曾经以资源输出为主的东北地区正在将另一种形式的资源——如绿色食品、冬季旅游和冰雪产业逐渐从“配角”转变成为“主角”,并极有可能成为改变东北经济的新动能。
“冰雪产业实际上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钱建农认为,法国阿尔卑斯省的冰雪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能抓住冰雪产业的发展机遇,这一产业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将是非常巨大的。”
不可否认的是,借助冰雪产业助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可能性,正是根植于国内雄厚的冰雪产业基础和消费潜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显示,尽管有疫情影响,但是在北京冬奥会、冰雪出境旅游回流、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冰雪设施全国布局等供需两方面刺激下,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年至2017年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年至2021年冰雪季的2.54亿人次。该报告进一步预计,在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与此同时,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
“如果分析这个1万亿的收入结构,可以发现除冰雪相关收入外,还主要由住宿、交通、餐饮等构成。目前,国内冰雪产业相关联的收入潜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冰雪产业跟旅游产业类似,它产业的渗透性很大。”钱建农进一步阐释了冰雪产业具备溢出效应的原因,“叠加目标人群基本上都是中高端收入群体,且潜在客户群年轻化,这些群体都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
高品质冰雪产品尚未饱和
冬奥会点燃的不仅是大众对于冰雪产业的消费意向,还有万亿资金对冰雪产业的投资热情。
《报告》统计称,在重大项目领域,2018年至2021年建成的较大投资规模的重资产类冰雪建设项目为157个,重资产项目规模接近1万亿。而在这四年期间,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吸纳的投资金额占比为47.9%,其他四区(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的投资金额占比为52.1%。
“实际上在冬奥会之前几年,我国冰雪产业投资热潮已经显现。”钱建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产业链投资整体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是围绕雪场、住宿、餐饮等环节,而在未来,冰雪产业链更深的环节将会吸引资本切入,并涌现出更多的国产自主品牌。
但钱建农提醒,投资的力度需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如果盲目跟风或者重复低质量投资,往往会遭遇损失。
《报告》也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冰雪产业投资热趋于理性,正从规模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