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陆续出台课后服务政策,课后服务被认定为公益普惠的公共服务,甚至被明确要求非营利,这对看中课后服务蛋糕的教育巨头们有何影响?
“双减”之后,进校成为教育公司转型的重要方向,尤其是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的课后服务,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近期,课后服务市场出现了教育信息化公司的身影。科大讯飞近日披露,其课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160多个区县的2000多所学校。
提供硬件和系统服务的教育信息化公司,为何开始研发课程,提供教育服务?这是不是投入产出比合理的商业模型?
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近期各地陆续出台课后服务政策,课后服务被认定为公益普惠的公共服务,甚至被明确要求非营利,这对看中课后服务蛋糕的教育巨头们有何影响?
公益普惠属性
课后服务政策日渐完善,其中对市场定性、监管的内容,将直接决定商业模式是否成立。
目前,江苏、浙江等地已明确课后服务的性质为非基本公共服务。按照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非基本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民更高层次需求、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需但市场自发供给不足的公共服务,政府通过支持公益性社会机构或市场主体,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重点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发展,实现大多数公民以可承受价格付费享有。
这意味着,非基本公共服务允许市场主体提供,但要体现公益普惠性。
由此带来的市场利好是,课后服务允许市场化供给,且经费保障充足。以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例,该意见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完善财政补贴与服务性收费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目前,财政补贴是各地课后服务经费主体,甚至一些地方完全由财政补贴。
不过,课后服务的利润空间不大。山东省近日规定,课后服务每生每课时收费乡村学校不超过3元、其他学校不超过3.5元。青海西宁则规定,每生每小时1.7元。
福建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具体标准由市、县(区)政府制定。
广州市教育局近日印发通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并鼓励社会捐资支持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显然,课后服务不会像校外培训一样,成为资本过度逐利的市场。
教育信息化公司开发课程
政策落地的同时,教育公司也陆续进入课后服务市场。
猿辅导2021年10月推出ToB品牌飞象星球。目前,飞象星球推出的“飞象双师素质课堂”,自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站式素质教育课后服务平台,涵盖围棋、建筑、书法、魔方、机械等数十门课程。
目前,飞象双师素质课堂已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二十多个省市的学校落地开展。
A股上市公司豆神教育(SZ:300010)2020年底推出优质课程内容进入课后延时服务业务,目前尚未披露业绩,此前公告称,预计2021年度开始该部分业务收入贡献会逐步增加。
课后服务定位公益普惠,给这些教育公司开展业务提出了挑战。这些开展课后服务的教育巨头大多并未放弃原有的ToC业务。
“ToC业务强调产品快速迭代,注重用户体验,ToB业务则强调薄利多销,两者的逻辑完全不同。”一名教育行业人士说。
本来,通过课后服务积攒口碑和用户,为ToC业务导流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但今后这将被严格监管。广州市教育局即通知,对恶意在校招揽生源的第三方社会机构,坚决取消入校资质。
不过,课后服务还是不断涌现新的进入者,一个新群体是教育信息化公司。科大讯飞近日披露,其课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160多个区县的2000多所学校。
科大讯飞2021年10月发布了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平台,产品包括智能排课、数据管理、资金托管、综合素质评价等。可以发现,这套产品实际上是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在课后服务领域的延伸。
在1月10日举行的首届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科大讯飞副总裁、教育技术首席科学家王士进介绍,山西省长治市东关小学1000多名学生有100多门课后服务课程,排课存在着怎样解决时间、场地、教师冲突等问题。以往需要三名有经验的老师花两周才排好的课,基于智能排课技术和分班引擎,如今可以一键完成。
再比如,在课后服务的作业辅导环节,可以应用科大讯飞的因材施教系统进行作业分层布置、批改。
让人意外的是,科大讯飞还做起了教育公司的课程研发业务。目前,包括自研和第三方课程在内,科大讯飞课后服务管理平台提供数百门课程。
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课后服务业务部总经理李晓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科大讯飞的自研课程数量被严格控制,总数不超过20门。
“科大讯飞的自研课程与自身资源、优势强相关,比如科大讯飞此前合作出版了人工智能教材,目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书法课、高尔夫球课等。”李晓枫说。
不过,科大讯飞董事会秘书江涛2021年10月参加投资者互动时表示,课后服务业务短时间内不会形成很大的营收,“因为它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当然未来这个平台的持续运营空间是非常大的。”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