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积极布局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前景广阔
时间:2021-11-02 16:42:33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主论坛于10月29日在成都举办。本次主论坛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联合指导,中国金融学会提供学术指导,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四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被称为中国“碳中和元年”。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多方数据显示,未来40年,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将在百万亿元级别。会议期间,多位业内及机构人士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展开讨论。

“双碳”目标为金融业带来巨大机遇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这既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日,中国正式公布顶层设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资源和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政府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业内人士表示,“双碳”目标无疑给绿色金融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资本市场可以在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配置、合理确定绿色低碳资产定价、创新工具、缓释绿色低碳领域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了解,目前深市从事绿色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260家,累计股权融资接近8000亿元,总市值超过七万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0%。

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就挑战而言,低碳转型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湛东升指出,商业银行要顺应绿色发展潮流,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巨大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极其广泛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必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绿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商业银行要主动发挥先导作用,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多渠道满足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

金融机构布局绿色金融

多方数据显示,未来40年,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将在百万亿元级别。面对潜力巨大的绿色金融广阔市场,商业银行制定了清晰的绿色金融目标。多位与会金融机构人士也表示,将创新金融服务,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透露,“十四五”时期,中国银行将加快行业授信结构的调整,加强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余额管控,加大对减排技术升级改造、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电灵活性改造等绿色转型项目的授信支持。

湛东升表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发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银行”作为战略任务,围绕“双碳”目标把绿色发展贯穿金融服务“三农”的实践,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坚持政策性银行办行理念,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履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绿色银行”的职责使命。

“一方面,完善‘绿色银行’的治理体系,从资产、负债、运营三个维度确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打造绿色信贷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加强‘三农’绿色金融服务,在支持粮食生产及绿色农产品供给、‘长江行’‘黄河行’、绿色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方面加大信贷投入。同时,加大绿色筹资与对外合作,广泛筹集国内外社会资金,参与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绿色金融市场建设,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合力。”湛东升表示。

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表示,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既是服务者同时也担任引导者的角色。从服务者角度,银行机构可以通过自身风险偏好以及产品设计、工具使用等方面倒逼实体经济走绿色发展低碳之路。从引导者角度,银行业可以通过自身工具的使用以及跨期、跨界进行资源的配置,引导未来产业的发展走绿色低碳的道路。

交易所也将为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提供助力。李辉表示,深交所将持续营造绿色金融理念的市场环境与氛围,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同行协商讨论绿色金融标准,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特色的基础上,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业务规则体系,努力实现绿色产业、绿色行业、绿色企业标准与绿色金融标准的协同,联合市场机构开展线上课程与专题研究等投资者教育工作,致力于提升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的认知。

多方热议绿色金融行稳致远

虽然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但业内人士也指出,我国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既不可“一哄而上”,也不能“一哄而散”,需要谨慎把握其中风险,加强前瞻性研判,从而使绿色金融行稳致远。

刘建军指出,低碳转型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