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探路绿色低碳
时间:2021-11-01 16:59:01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我国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达80%,能源领域是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的主战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作为能源富集地区,宁夏、山西、陕西榆林积极探索能源转型,其先行先试对于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宁夏:开启能源“绿色蝶变”新路

宁夏是西部能源富集地区,不仅煤炭资源丰富,“风光”资源也同样充沛,既是我国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也是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近年来,宁夏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了能源发展的两次飞跃,走在全国能源转型的前列。

实现从“黑”到“白”飞跃

宁夏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343亿吨,居全国第八位,其中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占比超过80%。据自治区工信厅介绍,宁夏煤炭、电力行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区工业的12.2%和18.7%,煤炭产能1.3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近5300万千瓦,人均装机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如今,宁夏煤炭行业具有生产技术水平高、清洁利用水平高、掘进机械化水平高、产业集约化水平高等特点,原煤入选率达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早在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提出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思路,大力推动煤炭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利用,掀开了宁夏能源高速发展的序幕。

“经过十几年创新发展,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先后建成世界首条±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银东直流,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灵武电厂二期,宁东至山东、宁东至浙江以及上海庙至山东的三条外送通道,外送能力达到1400万千瓦,累计外送电3700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煤炭1.72亿吨。”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王汉武说,目前宁东建成了世界首套煤制烯烃装置、世界最大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等一大批技术先进、投资大、带动效益显著的能源项目。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聚甲醇、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产能超1250万吨,年转化煤炭超4000万吨。

“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宁夏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除了煤电、煤化工,宁东基地新型材料产业茁壮成长,芳纶、氨纶、锂电池材料等一批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提高到23.3%。甲醇、烯烃、煤基清洁油品等大宗化工原料产业链拉长延伸,形成精细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主任陶少华说。

领跑清洁能源创新发展

前不久,总投资超100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国近期开工建设的首期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62万吨。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达31.5亿千瓦时,并通过灵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一我国‘西电东送’重点输电通道外送至浙江,可有效提高外送通道里的‘绿电’占比,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国能宁夏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季明彬说。

这是宁夏利用丰富光照、荒地资源,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能耗水耗较高、碳排放量大等问题逐渐凸显,对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可喜的是,宁夏率先找到了开启能源新发展的未来钥匙,在化石能源大行其道、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还未成熟之际,宁夏就开始了自己的清洁能源求索之路。

“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宁夏能源产业打上绿色清洁低碳标签,走在了新能源高比例转型的前列。”王汉武说,早在2003年,宁夏贺兰山风电场就以132台风机、11.2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夺得了全国第一大风力发电厂的桂冠;2009年,宁夏集中开工了11个总规模15万千瓦大型光伏电站,开工规模与当期全国光伏总规模相当。2012年,国家能源局将宁夏确定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进一步推动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如今,宁夏已成为我国首个风电、光伏发电出力超过地区全网用电负荷的省级电网。截至9月底,宁夏新能源装机达到269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7%,新能源装机占比位居全国第二;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7%,居西北第一。

不仅如此,宁夏还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单晶全产业链,建成全球最大单晶硅棒及切片生态基地,单晶硅棒的产能达32吉瓦,约占全球单晶硅棒产能的1/6。

此外,宁夏还在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新能源外送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能源产业已占宁夏工业增加值比重超40%,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瞄准氢能开辟绿色转型新路

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宝廷氢能管理中心,是一座今年5月试运营的新型加氢站,可以为重卡、轻卡、大巴加注氢气。不仅如此,宝廷氢能新能源管理中心(宁夏)有限公司还给周边精细化工企业供氢。

“宁东基地既有丰富的光照、土地优势,又有化工基础、应用场景优势。为减轻大规模碳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我们正在瞄准氢能开辟全新的安全、绿色、创新发展路径,加速向氢能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