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托举高端智造站上创新高地
时间:2021-10-25 17:59:51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全球减碳浪潮下,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要在最短时间完成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如此重压之下也蕴藏着巨大机遇,既需要百万亿元规模投资,也将催生百万亿数量级的绿色产业和市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双碳”之路势在必行。《经济参考报·高端智造》将组织系列专题报道,深度解析“双碳”目标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探讨“双碳”绿色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敬请关注。

持续推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发掘了“双碳”目标的经济价值,并开始重塑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高端智造产业,也随之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突破口。

中企积极探索“双碳”实践

自我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不少中国企业就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位于山西长治经济开发区内的中德集团,各车间火花四溅,生产正酣。

中德集团是一家集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拥有塑钢型材、塑料管道、铝合金、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四大支柱产业。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德集团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于2020年9月成立了山西中德智达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德智达”),进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交通工具、通用航空配套三大应用领域,以高端技术引领赶超发展。

中德智达董事长常斌表示,当下摆在中德智达面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主动踏上实现“双碳”目标的赶考之路。“我们已在进行减少碳排放的实践尝试,引进技术生产质量更轻、可塑性更高、韧性更强的铝镁合金零部件。目前,公司可参与从整车研发、试制、试运行、量产等全流程的设计和制造,给整车厂商提供系统优化方案。”

据介绍,今年年初,中德智达为大运汽车一款厢货车的厢体进行优化设计,将厢体自重从950公斤降到了420公斤。“减重500公斤意味着走同样路程能够降低2.5%油耗。”常斌说,“我们生产销售的轻量化零部件还处于摸索上升阶段,但我们有信心确保在5年内收入突破10亿元,并规划上市。”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一些电力企业也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实现“碳中和”的新路径。

近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成功签约乌克兰佐菲亚337.5MW风电项目和奥恰科夫288MW风电项目。据了解,金风科技一直立足于开发电网友好型的风力发电装备,积极参与和践行行业标准化进程,促进规模化风电和光电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十余年,金风科技坚持科技创新之路,获得了5000多项全球专利,参与了28项国际标准及230多项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

围绕“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金风科技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在制造端,金风科技已初步实现低碳风机产品与绿色供应链的双循环,构建了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实现零碳生产风电装备;在电力供给侧,金风科技打造了区域源网荷储综合供能模式,建设“风光储”电站,形成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供能体系;在电力负荷方面,着眼于供能、用能、交易三大维度,金风科技不仅探索提供零碳电源解决方案,还涉足产业节能、绿电交易,期望未来能构建一个系统性的能源管理数字化平台。

站在市场潮头的家电企业则将目光聚焦在家电的循环回收上。

今年5月21日,中国首个家电循环产业数据平台正式启动,与平台配套的中国家电循环产业首座互联工厂在海尔集团同步开建。

目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流向主要有“再使用”“存储”“拆解”和“填埋”四个环节。其中,拆解多为物理拆解,缺乏深度加工,实际被拆解处理比例不足20%,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率非常低。

为破解行业共性难题,海尔集团以回收业务为切入点,向拆解环节延伸,启动了绿色再循环工厂的建设。根据规划,工厂将开设8条全品类家电拆解线、10条塑料改性造粒线,预计2022年3月正式投产,投产后每年可拆解200万台废旧家电,改性造粒3万吨。

海尔方面表示,这座工厂将成为国内智能制造成熟度达到L5级的标杆工厂,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再循环行业的“灯塔工厂”。

高端智造是“双碳”突破口

业界认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高端智造,既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突破口。

目前,我国的高耗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电力、能源、建筑、交通等行业,其中工业领域的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最为突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除行业自身的技术升级外,同样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降低碳排放。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表示,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上人工智能、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推广应用,多个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能耗水平。例如,矿山生产是高耗能行业,且我国矿山的品位普遍较低,大量的能源消耗其实做的是无用功。为此,一些矿山正在运用X射线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选矿,废石抛弃率达到90%以上,这意味着新技术只消耗很少的能源就可实现此前一样的产出,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