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暂停境外新建煤电项目的同时,中国国内对于煤电项目的审批和建设也同样趋严。早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明确表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在“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从实际经营情况看,煤电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煤电将逐步从发电量主力过度到电网调节主力。”一家券商分析师认为,光伏等新能源的发电成本在迅速下降,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政策上看,煤电的发展是在逐步转型和平稳退出。
“在监管对于过剩产能行业信贷进行限制后,煤炭等‘两高’行业的企业信贷投放规模也在逐步压降中。”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称,国家在2019年至2020年两年加速淘汰了一批煤炭落后产能,仅对于大型煤炭基地的资金需求予以保障。
对于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该人士认为,新能源、清洁能源等绿色能源领域的信贷投放增长较快,这其中包括了光伏产业、风电、储能技术及新材料研发等方面。“以新能源汽车的信贷投放为例,一些龙头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都是百亿元规模。”
实际上,银保监会对于银行的绿色信贷一直在政策上给予较大的支持力度,并要求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实现银行金融机构的绿色转型。
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半年各项贷款新增13.5万亿元,其中绿色信贷的增长超过1万亿元。
“不少银行对于地方绿色重点项目均开通了信贷绿色通道,在授信规模和放款上都有一定倾斜。”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记者了解到,由于政策和银行的大力支持,地方绿色项目的上马速度也在加快,甚至政府将之视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近年来,我们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生态园区建设等绿色新能源项目为主导,助力德州高质量发展。”农行德州分行行长徐家勇表示。
据了解,农行德州分行与中广核、润津、光大、国电投等15家企业成功合作,累计投放清洁能源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新能源项目信贷资金31.2亿元。同时,在德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成功对接国电、华电、鲁能等集团绿色能源项目,目前储备项目5个,预授信资金额度10亿元。
“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海外新能源项目投资是同步的,一些中资企业也会将好的项目带到海外。在国家暂停境外煤电项目之后,这意味着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有更大的机会。”一家国有大行相关人士表示。
他表示,中国海外低碳投资的规模不断创新高,尤其是光伏产业的产能在世界居前列。“中资的水电公司通过并购或者中标建造的方式参与全球的主要水利项目,目前是海外清洁能源项目的主要份额。同时,中资企业也有部分风能项目在开发建设中。”
“中国在境外能源产业投资在向绿色转型,银行的融资也会紧密跟进。”据他介绍,银行的信贷资金明显会加速投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这类项目中。这些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在其他国家的接受度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