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乘风潮涌阔,千秋大河又一载。
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宏伟蓝图徐徐展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深入人心。
声声嘱托、犹在耳畔,殷殷期望、全力以赴。两年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牢记使命、勠力奋斗,扎实开展重大专项工作,切实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和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增强依法治河、科技兴河能力,综合管理持续加力,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全力推动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
河山竞秀、频岁安澜,沃野平畴、水美振兴。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一条生态宜居、文化兴盛的壮丽黄河,正澎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赓续千年黄河故事再展磅礴浩荡的全新篇章!
(一)
黄河保护治理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事业。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跫音回荡,大河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激荡着催人奋进的感召。
怎样才是“幸福河”?如何“造福人民”?两年来,黄河人用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实践作答;以量水而行、节水优先的落实作答;以统筹谋划、系统治理的贯彻作答;以改革创新、两手发力的探索作答;以大河万里水美人和、宜居乐业的丰裕作答。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
两年来,黄委党组坚持把“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特别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作为指导黄河保护治理事业的根本遵循。黄委党组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上求实效,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学习清单、明确学习任务、务求学习成效。
2021年,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黄委各级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水利部党组安排,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巡回指导组,压茬推进各阶段工作任务;与水利部党组“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相结合,按照政治对标、思路对标、任务对标要求,分阶段抓好深化学习、专题研讨,推动全员覆盖、对准对实,编制完成《黄河流域“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黄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并上报水利部。
学习愈深入,认识愈深刻。两年来,黄河保护治理新实践让黄委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十六字”治水思路一脉相承,共同构成具有严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治水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的重大原则和工作方法,是引领人民治黄事业开辟崭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在2021年委务会议上,黄委用“八大行动”诠释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保护治理的难点、要点、着力点。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牛鼻子”,盯住下游悬河防洪安全风险,统筹加强流域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实施流域水网重大工程,加快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强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推进控制性调蓄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维护黄河健康生命,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提升河流生态廊道功能,推进河口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升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
——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淤地坝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推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推进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加强智慧黄河建设,加强黄河流域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构建黄河智能中枢,建设智能业务应用,提升科学精准决策支持能力。
——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完善黄河水量分配制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健全节水监督管理考核制度,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水文化,加强黄河水文化保护,挖掘黄河水文化基因,弘扬黄河水文化精神,提升黄河水文化影响力。
——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强化黄河保护治理法治建设,完善流域保护治理协同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制度机制建设,提升流域现代治理能力。
乘大势、谋长远、开新局,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迈出更深一步,黄河人心怀“国之大者”、力助千秋伟业,在新征程上阔步昂扬!
(二)
风雨无定,大河安澜。
2020年——这一年,黄河干流史无前例地出现六场编号洪水,第1号洪水更是入汛前即形成,成为设置编号洪水以来最早发生的洪水,黄河上中下游防汛工作面临“全面作战”的严峻局面……
2021年——这一年,“7·20”“8·22”“8·29”“9·05”,四场暴雨来势汹汹,黄河干流中下游汛情接踵而至,支流泾渭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出现不同程度的涨水过程……
大汛当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