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长江流域"三磷"专项整治,专家建议完善行业环境管理政策
时间:2021-09-07 18:33:07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简称为“三磷”。这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绊马索”。

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长江流域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三磷”企业,以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区为主,磷矿与磷化工的污染源高负荷排放,造成部分河段水质严重超标,是导致长江流域局部区域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9月6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称“督察组”)通报,湖北省黄冈、孝感、襄阳等市推进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力,污染问题突出。

长江流域“三磷”问题也受到多部门的长期关注。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财税支持政策的方案》,提出加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固体废物特别是尾矿库污染等防治。

此前的6月7日,受国务院委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也表示,“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依然突出”“需巩固提升‘三磷’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成效”。

湖北:磷化工第一大省的困境

湖北省是我国磷化工第一大省,磷化工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磷石膏年产生量位居全国首位。

数据显示,2020年湖北全省磷石膏产生量达2996万吨,较2015年产生量增加125万吨。由于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够,截至2020年底磷石膏堆存量已达2.96亿吨。

上述督察组有关人士介绍,湖北省磷石膏库(含在用、闭库和停用)共37座,总占地15.8平方公里,其中有18座距长江和汉江干流不足5公里,最近1座距离长江仅50米。大量堆存的磷石膏不仅侵占了土地资源,其中含有的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和水溶性氟也对长江水环境安全构成较大风险隐患。

通报称,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而湖北直到2021年印发的《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才首次明确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40%以上。

通报称,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和任务牵头责任部门,攻坚克难不够,至今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未按要求编制磷石膏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或在有关规划中对磷石膏综合利用提出明确要求,也未对相关地市下达具体工作任务。

督察组上述人士介绍,进驻期间,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两次提供磷石膏综合利用情况表,在第一次提供的材料中,黄冈市2019年和2020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5.89%和49.74%;在第二次提供的材料中,黄冈市综合利用率变更为6.56%和12.17%。但督察组对黄冈市唯一的磷石膏产生单位现场核实发现,其2019年和2020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分别为0和6.6%,与相关部门所提供材料差异明显。

巨量磷石膏堆存,一旦渗漏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督察组发现,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轮镜塘磷石膏库距长江干流不足3公里,由于防渗措施落实不到位,2018年建成投运后不久,该库就发生渗漏并污染周边水体。库旁大泉洞泉眼原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来源,被污染后受影响的周边群众达149户。

其后,该企业虽然修建了应急收集处理设施,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污染问题依旧。7月18日,督察人员暗查发现,仍有部分磷石膏渗漏液从大泉洞流出,污染周边地表水,受污染河水呈奶白色,形成明显污染带,经梅府港汇入东风港,导致东风港内鱼类死亡,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经监测,大泉洞水样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27.1毫克/升和695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26.1倍和3474倍;周边地表水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19.2毫克/升和159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8.2倍和794倍;下游500米处河水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11.7毫克/升和115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0.7倍和574倍,污染严重。

另外,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磷石膏库渗漏,导致磷石膏库下游水体水质超标。7月17日的暗查发现,该磷石膏库坝下雨水沟总磷浓度最高为1.41毫克/升、氟化物浓度最高为4.34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6.05倍和3.34倍。

行业存在五方面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等专家日前在《为长江“把脉问诊开药方”》一文中介绍,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磷矿石和磷肥主产区以及磷石膏库主要分布区,磷矿石、磷肥和磷石膏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98.2%、88.1%和82.6%。“三磷”是造成长江局部区域磷污染的重要来源。

去年底,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一份关于《长江流域“三磷”污染问题与整治对策建议》的报告也反映,2017~2019年,长江流域以总磷作为水质超标定类因子的断面比例达到51.5%,总磷成为长江流域首要污染物。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长江流域大、中型磷矿床主要集中在湖北、贵州、云南、四川4省份。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中上游地区的云南滇中磷矿勘查开发基地、贵州开阳—瓮福磷矿勘查开发基地、湖北宜昌—兴山—保康磷矿勘查开发基地、四川德阳—乐山马边—凉山雷波磷矿勘查开发基地,磷矿资源保有量分别达5.4亿吨、2.1亿吨、9.7亿吨、2亿吨。

长江中上游磷化工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