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8月23日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更加积极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就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基本建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规模结构更加优化、分类培养特色凸显、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完善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研究生教育,成为创新人才的孵化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文化传承的开发地与教育开放的引领地,成为全球顶尖学者和优秀学生向往的教育高地。
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框架下,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上海重大任务以及行业产业发展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和“五个新城”建设,以及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形成思想育人、学科育人、课堂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开放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上海城市战略定位,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坚持特色发展,推动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办学,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以及不同性质的学科专业优势发展和协调发展,构建研究生教育和谐生态。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基本建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规模结构更加优化、分类培养特色凸显、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完善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研究生教育,成为创新人才的孵化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文化传承的开发地与教育开放的引领地,成为全球顶尖学者和优秀学生向往的教育高地。
二、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构建研究生教育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坚持“四为”方针,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落实课程“立德树人”成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重点改革领航学院、特色改革领航团队、精品改革领航课程,建设若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和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研究生健康成长成才。
2.强化导师思想引领
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担负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要了解研究生思想状况,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
3.加强研究生基层党建
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等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精准把握研究生群体特点,持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定期开展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二)坚持分类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4.加快学科基本布局
根据学科内涵发展需求、学校特色发展需求、政府行业战略需求以及社会市场用人需求,构建学科分类发展机制,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加强支撑国家原始创新的高起点基础学科建设,促进基础学科前沿领跑和高水平运用;完善应用学科快速响应机制,加快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