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媛北京报道
7月15日,全国中小学生暑假正式开启。随着暑假的到来,多地家长们迎来了教委的一剂“降温贴”:北京、上海、武汉、苏州、无锡等多地教委发布公告,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暑期托管服务开始。教育部7月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这个政策真是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困难,但还需要了解学校是否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再考虑报还是不报。”北京市东城区五年级家长徐萌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典型的“鸡娃”妈妈王菲却认为暑假正是补课的好时机,“马上就小升初了,哪有时间去托管班,应该抓紧暑假时间去课外培训机构补课。”
这个“双减”之后的暑假该如何选择?“由教委组织、以学校为主体的暑托班,是今年各地暑托班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将扩大托管服务的覆盖面,疏导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要建立长效机制。”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
“公办暑期托管”可以考虑与社会资源合作
开设“公办暑期托管班”,可以解决部分家庭的后顾之忧。
从假期开始前几日学校下发的通知来看,暑期托管班在各个城区推出的时间不太一样,以东城区为例,南片的学校基本托管时间都在7月19日到8月3日,部分北片学校的托管时间在8月5日~20日。
徐萌萌告诉记者,从目前北京市各小学对暑期托管的落地动作来看,暑期托管仅在小学学段,面向一至五年级学生,不少学校仅开放一期暑期托管,共12天,并未覆盖整个暑假。各学校在通知中明确写到,今年每个学生限报一期暑期托管。”徐萌萌等家长认为,学校的托管班可以采取更丰富的形式。“毕竟是第一次举办假期托管,可以慢慢完善,家长们都可以理解。”
在熊丙奇看来,开设“公办暑期托管班”,可以解决部分家庭无法照看放假的孩子的后顾之忧,值得肯定。“之前,部分家庭因无法照看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去校外培训机构。但开设‘公办暑期托管班’不单只考虑以学校为主体,应该发挥社区的主体作用,即便使用学校的场馆,也应该由社区统筹。”
据了解,“官方”暑托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教委组织、以学校为主体,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托管服务,二是由团委、教委等部门组织,以社区为主体,用“大手牵小手”、招募志愿者参与带班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暑托服务。
熊丙奇建议,公办的暑期托管班,适合由社区、街道主导,开放社区、街道内的公共场所,包括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由志愿者负责场馆的开放管理,并组织托管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大社区资源的整合力度,招聘更多的社区志愿者,将服务时间延长到整个假期。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课外培训机构暑期静悄悄
从今年3月份,各家头部培训机构的广告就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北京某小区负责更换电梯广告的小王告诉记者,以前这时候,电梯广告几乎被各个培训机构包揽。“今年没有看到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这个夏天似乎平静很多。”正如小王所说,对于季节性很强的在线教育行业来说,寒暑期学员的增长会影响其一年学员走势和营收业绩,时间长、高课耗的暑期,更成为公司圈生源、提升学员数据、甩开竞争对手的重要窗口期。
根据此前平安证券研究所资料,2020年暑期,K12在线教育机构营销费用达到了60亿元。其中,猿辅导、学而思网校、作业帮、跟谁学2020年暑期营销费用达到了15亿、12亿、10亿、8亿元,占据了行业6成。
6月16日,教育部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承担相关职能的部门由此前的处级升格为司级。实际上,2018年以来,中央、各部委在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发展方面就相当重视,从建机制、构建总体制度框架,再到新设司一级的新机构,决心可见一斑。
记者注意到,从今年3月份,各家头部培训机构的广告就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猿辅导2月初斥资独家赞助《中国诗词大会》,仅播出一期后,其冠名栏目标识、主持口播广告,就在3月6日的节目中“消失”,只剩主持人手持平板套壳上的标识短暂露出;学而思网校在《典籍里的中国》3月7日的节目中,原位于演播厅前后多个位置的广告灯牌均被取下;字节跳动旗下瓜瓜龙曾在年初现身央视少儿跨年晚会,并成为《智慧树》栏目特约合作伙伴。但从3月8日起,央视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撤下对其“鸣谢”展示……
广告的淡出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暑期的招生工作。“今年的暑期档从广告来看可以说是基本不存在了,课外培训机构暑假的招生会受影响,目前的报名情况不如往年,我们也在想办法,比如通过举办线下的日间夏令营,把学科知识融入进去等方式吸引家长报名。”北京的一位英语培训机构的校长表示。
上海某课外培训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王磊(化名)告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