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信号!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如何与地方试点衔接?何时扩围?这场发布会有答案
时间:2021-07-14 16:40:17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周五会启动吗?启动仪式设在什么地方?

“马上你就知道了。”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后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是表示。

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赵英民介绍,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方案,牵头组织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目前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今年7月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作为立法保障,生态环境部将推动碳排放权交易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并将稳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表示,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在全国碳市场建立的情况下,不再支持地方新增新的试点,现有试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相关工作。

全国碳市场建设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2011年10月,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末,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赵英民说,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方案,牵头组织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目前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达到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大约2000家。根据测算,首批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全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对于后期地方试点与全国碳市场的衔接,李高表示,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在全国碳市场建立的情况下,不再支持地方新增新的试点,现有试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相关工作。

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符合要求

碳市场是一个建立在碳排放数据基础上的虚拟市场,严格的MRV机制才能保障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虚报碳排放报告案”。这是全国首例公开披露的碳排放报告造假案件。

发布会上,赵英民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工作。为了进一步强化全国碳市场交易前的数据质量管理,专门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核算和报告进行统一规范,对省级主管部门开展数据核查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严格要求。

按照现在的工作程序,在企业报告数据和省级生态环保部门核查工作完成以后,生态环境部还组织了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和对企业的现场抽查,同时生态环境部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信息公开力度,要求企业公开排放情况,省级生产环境主管部门公开核查技术部机构从业业绩,从信息公开方式加强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

“根据我们的核查情况看,总体来说,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是符合要求的。”赵英民说,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的质量,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保障,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加强监督指导,加强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

正考虑改进配额分配方法等引导形成合理碳价

碳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是碳市场的重要作用,因此碳价高低十分重要。

赵英民表示,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碳价过低将挫伤积极减排企业的积极性,过高则导致高碳企业负担过重。碳价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是剧烈波动,或者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长期稳定运行。

“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没有启动,所以还不好说碳价是多少。”。赵英民表示,从过去试点省市的情况看,全国七个试点省的加权平均碳价在40元左右。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制度设计中,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的碳价。

对于如何与国际衔接,赵英民表示,一个碳市场就有一个碳价很正常,碳价都是由各自的市场机制决定,相互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碳价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碳价如何衔接,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制度、标准、政策等问题,目前中方正在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第六条的谈判进程,推动构建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

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