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旅游业的影响非常大。
“去年是旅游业最具挑战的一年,全球的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同比下降73%。不幸的是,今年前几个月,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入境人数同比下降87%。国际旅游业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我们损失了超过1.3万亿元的出口额,2.5万亿元的全球GDP,更重要的是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变得岌岌可危。”5月2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市场趋势与竞争部主任桑德拉·卡弗奥通过视频,在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日世界遗产名山(金佛山)峰会(下称金佛山峰会)上说。
“国际旅游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旅游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全球人文交流和社会合作,对传播文化、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消除贫困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IMTA)秘书长、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在重庆南川举行的金佛山峰会上发表《新时代旅游治理和山地旅游振兴》演讲时指出。在他看来,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关系依然紧张,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新冠疫情的出现,构成了人们的生存革命。
那么,如何通过改革全球旅游体系,发挥旅游对促进经济和推动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作用?
何亚非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绿色发展生态友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样也是全球旅游发展和旅游治理体系重新构建的基本条件和参照。“旅游者所追求的,不再是观光旅游或者其他旧形式的旅游,而是旅游+康养、旅游+度假、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历史的体验……这是大旅游精细化要求,小众化、个性定制越来越普遍。”他说。
“山地旅游成了旅游业增长最大的领域。”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秘书长何超琼说,生态旅游和健康旅游有利于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可持续山地旅游
“山地是传说中的方外之地,生命在这里成了最渺小的存在。”尼泊尔外交部长拉迪普·库马尔·贾瓦利在2019年,首个“国际山地旅游日”启动仪式上说。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位于尼泊尔。这些山地因雄奇壮美和纯净的自然风光,成为了极富吸引力的探险旅游目的地。
山地户外运动专家高宁说,地球表面有1/3被山峦所覆盖。山峦占据了亚欧大陆面积的33%,北美的24%,南美的19%和非洲的14%,在气候、海拔、生物多样性、人口、生活方式等方面都非常不同。
山地旅游,是以山地为载体,人类在山地的基础上进行度假、观光、户外运动、康养、文化探寻等目的的旅游活动与行为。“山地旅游成为了旅游增长最大的领域。”何超琼说,因为稳稳展示了自然风光、生物、气候多样性以及当地文化。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山地旅游占全球旅游市场的20%,疫情前总产值在1000亿-1400亿元,且逐年增长。
“山地旅游业的增长是一种全球趋势,但超过90%的山区人口收入较低,废物管理不当往往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居民和游客带来风险。”韩国大学山岳联盟主席李东勋说。
“所以,山地旅游和生态旅游要融合发展。在山地旅游方面建议先发展健康和养护生命。”在金佛山峰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说,特别是大疫情之后,人们对健康、安全、生命更加重视。对生命的养护不只是老人的问题,每个人都需要康养。
“我们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战略,紧跟着在1983年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章新胜说,可持续发展旅游是1920年,联合国要求IUCN提出的方案。
在优先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旅游的共识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5月29日国际山地旅游日这天,发出倡议:
利用世界名山资源,发展可持续山地旅游;要抛弃轻视自然、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不当模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地旅游,引导游客养成呵护生态环境的旅游习惯;让世界遗产从名录走进生活,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山地旅游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创造零排放旅游景区示范;让山地旅游创造的经济和社会财富造福山区民众,鼓励社区民众积极参与遗产保护,成为合理利用遗产资源的真正主人。
世遗名山带动下的景城乡融合
从重庆主城区驱车仅1个小时便到了南川区,这里有重庆最高的山峰金佛山的所在地。
金佛山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典范,2014年以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美学价值及地球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金佛山幅员面积1300公里,占南川区幅员面积的一半。
由于一半是山,依托世遗名山,南川区形成了景、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格局。
春节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了金佛山西坡,那里有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喀斯特森林公园。在旅游的带动下,距国家公园仅两公里的山王坪村开了餐馆和农家乐,村民种茶、淡水养殖、收割蜂蜜、养鸡养鸭。
经营金佛山北坡的重庆市南川区惠农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惠农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来金佛山滑雪的游客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金佛山脚下的南川城内,东街、大观原点留住下山来的客人。灯火阑珊,不管本地还是外地人,都能在这里寻到儿时的记忆或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