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助推优质医疗服务触达基层
时间:2021-03-17 15:37:39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日前成功实施国内创伤骨科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借助5G网络技术,帮助远在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跟骨骨折患者,完成了左跟骨闭合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积水潭医院此前已开展了多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这次手术意义重大,使该院远程手术范围从脊柱外科向创伤骨科辐射,今后会继续辐射到其他骨科。借助5G、AI等数字科技,不同地区的医生能够消除地域之隔,顺畅地进行交流,通过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解除痛苦,助推优质医疗服务触达基层。与此同时,吴新宝也表示,数字医疗的发展还有待监管部门进行顶层设计,整合行业准入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发挥各方专业优势,推动以“公益性”和“规范化”为引领的制度建设,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秒传”:5G赋能手术“飞刀”

《经济参考报》记者:贵院近年来在数字化远程医疗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您如何看待AI、5G等技术在数字医疗中的应用?

吴新宝:积水潭医院是全国知名的以骨科和烧伤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在数字化远程医疗方面起步早,早在2006年就在北京通过骨科机器人系统远程为延安市一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了胫骨骨折固定手术,只是当时骨科机器人系统没有现在成熟,网络也没有现在的5G高速便捷,所以当时只是在“遥规划”。后来医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结合临床需求,开启医工企联合的模式,将智能骨科机器人不断改进与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起智能骨科机器人的网络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使用智能骨科机器人的人才;适逢国家大力推广5G网络,将智能骨科机器人网络体系与5G网络相结合,通过不断发展,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此前,田伟院士已经完成了世界首例5G远程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实现了从“遥规划”到“遥操作”突破,并且成功开创“一对二”“一对多”的手术模式。这次,我们完成了国内创伤骨科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使手术范围从脊柱外科向创伤骨科辐射,今后会继续辐射到其他骨科。

AI、5G等技术在数字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5G技术与数字医疗相结合,已经延伸出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超声、远程手术、远程示教、智能导诊、应急救援、移动医护、智慧院区管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模式,将来还会有更多新的模式。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医疗领域,存在专家“飞刀手术”的现象,即专家受邀远赴外地医院,为当地病患手术提供指导和帮助。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为外科医生“飞刀”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吴新宝:借助AI、5G等先进技术,为我们外科医生大幅减少了异地“飞刀”的“在途时间”,避免了路途劳累,有利于提高医生外科手术的成功率。

在这次国内创伤骨科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中,我与其他专家通过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信息平台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并与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就患者手术方案进行了线上讨论和交流。两地医生一致认为,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术中可以实现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对手术设计进行精确复位与内固定,确保手术成功。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集患者术中三维影像后传输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我通过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完成了远程手术规划,并操控异地机器人进行了手术三维定位。紧接着,在我远程操作和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该患者置入了一枚螺钉。三维扫描影像显示螺钉位置准确无误,完全符合手术规划,手术最终获得圆满成功,术中出血仅为5ml。借助5G技术,两地间影像、声音和机器人控制信号的传输十分顺畅,两地医生可在线实时交流。

未来,这种类似的手术在完成充分论证后,在5G、AI等先进技术的助力下,手术关键步骤交由主控医生远程实施,剩下的最后一步常规操作由当地医生完成。这将有效降低“飞刀”的工作强度,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式进步。

另外,“微创”已成为当前外科手术追求的目标。天玑机器人开发以后,相比传统手术的“大切大开”,机器人在影像、定位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都要比传统手术更加精准高效。比如,对于一个有丰富外科经验的医生而言,做一个螺钉的固定,我可能做过1000例了,但在1001例的时候,我也不敢保证我的手不会抖动,但是机器人就不同,让它做十万例这样的手术,它也不会抖。因此我认为,这一次5G远程手术的意义就在于,微创可以在有经验的医生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也能实施,通过远程我们就能实现顶级的高质量手术,我觉得意义非凡,这也是精准医疗的价值所在。

“一条龙”:医疗服务能力不断跃升

《经济参考报》记者:这种机器人未来普及应用的前景如何?需要通过哪些措施逐渐降低使用成本?

吴新宝:目前的成本确实很高。这与十多年前就开始的研发投入巨大有关。但这种机器人的价值“含金量”是不可估量的。当它可以治愈大量病人并且可以提高成功率,这种无形的价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