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总局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
现将《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20年11月13日
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推动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事关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事关壮大主流舆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积极落实,媒体融合取得重要进展。为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坚持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持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坚持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坚持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力争用1至2年时间,新型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信息和服务聚合能力、先进技术引领能力、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用2至3年时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取得实质突破。着眼长远,广播电视行业逐步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二、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要求,以互联网思维优化媒体资源配置,加快把分散的、优质的资源要素向互联网主阵地聚合、向移动端倾斜。加快推进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解决同质化过剩供给问题,强化需求导向、服务实效。精办频率频道、优化节目栏目、整合平台账号,对定位不准、影响力小、用户数少的坚决关停并转。打通各个领域、统筹各种资源、形成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整体合力。
2.大力建设新型传播平台。积极支持广电机构发挥整体优势和视听特长,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打造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用户众多、自主可控的新型传播平台,引入多方资源,加强多方合作,面向各类终端,形成强大聚合力引领力。大力增强平台信息服务聚合与精准分发能力,提供专业性、针对性、亲民性强的媒体服务,拓展广电+政用、民用、商用服务,提高平台价值和用户活跃度。
3.完善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各级广电媒体协同联动,整合网上网下资源渠道,一体运营网上网下业务,集中力量做优主平台、拓展主渠道、做强主账号,建立健全资源集约、协同高效、方式创新、内宣外宣联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占据全媒体传播主流地位。中央级广电媒体围绕自身定位,加快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旗舰”,形成引领效应和示范效应。省级广电媒体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品牌化和规模化运营,打造区域性传播平台。市级广电媒体因地制宜,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合作,加快自身融合发展步伐。发挥广电媒体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有条件、有实力的广电媒体为龙头,推进多种形式的集群化发展,建设形态多样、手段先进、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航母”。
4.协同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省级和地市级广电融媒体建设,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健全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行业优势,加强广电播出机构与传输网络的深度协作,落实标准规范,做省级技术平台和地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提高省级、地市级广电机构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内容供给能力。探索“一云多厨房”,构建统分结合、互为支撑、纵横联通、协同发展、充满活力的业务体系。鼓励地市广电机构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精耕本地内容,强化本地服务和社交互动,建成本地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做强做实基层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平台、新载体、新阵地。
5.塑造全媒体知名品牌。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完善自有平台功能,一体推进优质内容、优质平台和优质全媒体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新业态新应用。完善品牌管理体系,深度挖掘传统媒体品牌价值,全面加强新媒体领域品牌创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构建涵盖内容和服务、技术和平台等的全业务链品牌矩阵,增强在主阵地和新兴传播阵地的综合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品牌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