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药品集中采购提上日程 医药市场再迎厮杀
时间:2020-07-23 16:20:47来自:国际金融报字号:T  T

第三批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终于“官宣”,将涉及56个品种、86个品规、135多家企业。

7月21日晚间,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展开部分药品相关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意味着第三批药品集采目录的统计、报量工作已正式启动。

与第二批全国集采稍有不同,本次集采一改此前国家先给集采清单、招标文件,然后企业准备资料、报价投标的做法。在正式名单出来之前增加摸底环节。《通知》明确规定,本次信息采集工作仅用于摸排研究,不作为药品集中采购企业申报依据,具体申报企业资格及申报品种资格以采购文件规定为准。换言之,这86个品规的药品并非是第三批药品集采的最终目录。

依据以往集采流程推测,从座谈会到正式文件发布大约20天左右;从招标文件公布、招标到拟中标公布大约20天。由此,此次集采文件预计在8月10日之前下发,中标结果则在8月底出炉。

影响56个品种

涉153家企业

2018年11月15日,第一批“4+7”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启动,历时32天,涉及25个品种;2019年8月25日,“4+7”扩围来临,历时46天,涉及25个品种;2019年12月6日,第二批全国集采工作开始,历时46天,涉及32个品种。而此次集采品种数比之前都多,达到56个。

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截至7月21日,86个品规符合集采条件的企业已经涉及153家。其中,纳入品种较多的企业有中国生物制药、上海医药、扬子江,它们被纳入的品种数量分别达到9个、8个、7个。而石药、豪森、恒瑞、齐鲁均被纳入6个品种。外企方面,累计超过20家外企有相关品种在当前目录内。辉瑞、默沙东、诺华、阿斯利康等跨国制药巨头被纳入的品种分别达到5个、5个、4个、3个。

在越来越多的品种被纳入集采的背后,预示着未来企业间不可避免的价格战。数据显示,前两批国家带量采购共涉及57个品种,药品费用从427亿元降低到83亿元,节约费用344亿元。从今年1月公布的第二批带量采购结果公布来看,带量采购总金额约21.57亿元,平均降价55%。

中原地区某药企销售代表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新一轮集采的平均降价会不会到达60%我不敢确定,但55%的降价幅度肯定要超过。从现在这个目录看,由于大产品多、参与竞争的外企数量多,第三次集采情况或许比之前的更精彩。并且,在7月20日到8月20日前后,还会有不少企业过评,竞争格局时刻改变着,鹿死谁手有得看。”

二甲双胍领衔

超10亿大品种多

米内网数据显示,56个通用名药品在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超过560亿元,其中有23个药品销售额超过10亿元。2019年,二甲双胍在中国公立医疗终端多个剂型销售总额多达53.8亿元、缬沙坦2019年销售额49.64亿元、卡培他滨销售额为34.9亿元、头孢多个剂型销售额达31.9亿元。

曾在第二批集采最后时刻出局的二甲双胍此番最为引人关注。作为我国口服血糖调节药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药,二甲双胍的市场份额仅次于阿卡波糖,占比约19%。而此次其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当前,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0.25g、0.5g)过评企业数有26家,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0.5g)过评企业数有16家。由于竞争对手数量太多,被誉为“死亡之组”。

该药品的竞争会有多激烈?2019年11月,河北省发文针对15种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药品进行集采,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预计采购量5亿片。中选文件显示,最终中标的石药欧意盐酸二甲双胍片(0.5g)价格跌到0.043元/片。该价格比其最高限价0.102元/片还要低57.9%。而石药之所以可以这般压价是因为其盐酸二甲双胍原料为集团自产。这项竞争优势也使石药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早在2018年8月9日就首家过评。

国内某大型原料药企业工作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二甲双胍之前是受了沙坦杂质事件的影响而没有在第二批集采目录中。但这个药国内用的人太多了,短期内找不到替代产品,进集采是躲不开的,未来就看谁有原料药。当前,二甲双胍的价格已经很低了。有一些企业几乎就在成本价上稍高一点点,这就意味着之后的集采中会有不少企业直接放弃竞争。”

除了二甲双胍,奥美拉唑也被戏称为“打凶了”的一组。奥美拉唑是消化道用药的超级大品种,临床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其全球最高销售额曾经超过60亿美元。在此次集采目录中,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被列入。

数据显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这个品规的产品市场规模在15亿元左右,10mg的也有3亿元。与二甲双胍拥有众多竞争对手的格局不同,奥美拉唑“盘子大、企业少”,当前竞争格局为5进4。据统计,常州四药制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我国拥有近65%的市场份额。在此次集采中,与常州四药制药直接竞争的将有山东罗欣、海南海灵、扬子江以及原研阿斯利康。

而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情况类似的还有年销售额40亿元的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年销售额30亿元的头孢地尼口服常释剂型。前者涉及天津红日、海南爱科、拜尔;后者涉及国药集团、江苏豪森、安斯泰来。

某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评论道,“安斯泰来作为原研外企,前几轮产品少,几乎没在集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