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后重建的武汉,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速。
在现有国家医学中心规划的基础上,又一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开工建设。
7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动工开建。继北京、上海之后,武汉成为第三座被设置国家级医学中心的城市,该国家级医学中心预计在3-5年内完成规划建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该中心将围绕传染病、自然灾害、核辐射、中毒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五大方向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基于医教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理念,按照“平战结合”的管理模式,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预防、预警、救治、管理、培训、研发六位一体的国家医学中心。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将重点布局横向八大系统,包括牵头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系统(国家-省-市-哨点医院/社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快速诊断系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控制队伍和网络系统、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国家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支持系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系统。
4月26日国家卫健委就发文决定,要以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落实相关职责任务,带动提升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这与同济医院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表现以及综合实力密不可分。
对此,同济医院院长王伟介绍道:“同济医院具备三位一体的科学布局、平战结合的应急能力、聚焦危重的救治能力、系统引领的教学培训、国内领衔的科研实力、实时共享的数据中心、全国统筹的设备物资和作风优良的后勤队伍。这些优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由同济医院牵头成立国家级中心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