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防御属性凸显
2.政策逐步明朗,行业不确定性消除
3.职教改革带来新机遇
4.配置龙头公司
入学率推动高教行业成长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已完成16年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20年50%的目标,但较发达国家普遍高于60%-95%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社会评价体系也以学历为主要参考标准。学历越高越受社会认可,因此大学入学需求持续旺盛。
预计在十四五规划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进一步提升至60%-70%水平。
供需矛盾推动高教改革
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失衡——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型人才培养占比过重,市场迫切需求的具备实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出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阵痛期。对比结构合理的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失衡相当严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预示职教改革拉开序幕。我们认为职教改革是涵盖了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技校的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我们判断高职院校扩招及技师院校并入高等序列为改革两大主线。
政策鼓励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职扩招助推改革加速
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职百万扩招,并最终带动专科招生人数增长115万人,其中统招约60万人,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招生52万。
20年再次提出高职扩招计划,并计划于今明两年扩招200万人次,将带动20/21学年、21/22学年招生人数分别同比再增长21%、17%。预计未来高职扩招将进入常态化,成为一项长期政策,而专科生占比预计从2018年的40%提升至2030年的51.5%
公办学校扩招乏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数据,2017年公办高等教育收入的86%来自政府补助。而民办高等教育仅有12%。因此,我们认为公办高等教育行业的扩张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性较大。
为了让公办高校容纳更多学生,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可能会相应的增加。而在增值税改革以及政府行政性收费减少的大环境下,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将不会有激增的可能,从而影响公办学校的扩招。
民办院校扩招意愿更为充足
弱财政支持将制约公办学校扩张动能。非就业导向的课程设置也使得公办高校教育缺乏竞争力,过去10年在校生人数年化增长仅3%。
相比公办学校,民办高校依靠在校生规模扩大获取增量利润,扩张动力充足。预计民办高校将延续其扩招主力军的地位,未来3年在校生人数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0%,远高于公办学校未来3年6.9%的年复合增长率。
受益19年扩招上市公司学额增长可观
19年高职百万扩招,港股上市公司学额增长可观。平均招生计划从18/19学年的7,089人增长至19/20学年的9,263人,同比增长30.7%,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而在港股高教板块中,专科办学具备优势的学校,招生指标增速更高。希望教育和新高教集团分别获得了10,748/5,300个新增的专科学额,位列行业前二。而在即将到来的两年两百万高职扩招政策下,我们判断以优异的运营经验为依托,特色专科院校在办学规模上将迎来更高的成长性。
扩招持续,盈利加速
高职未来两年在扩招两百万,港股上市公司学额增长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1学年,港股高教板块公司的专科(高职)平均招生计划从19/20学年的10,867人增长至20/21学年的13,953人,同比增长30%。
专科办学具备优势的学校将持续受益,我们预计扩招将使得高校公司21年盈利增速提升约2.1个百分点。其中希望教育和新高教将最为受益。21年盈利增速将分别提升5.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上升,职业教育改革所带动的专科在校生人数增长,以及民促法下营利性学校定价权的逐步放开,我们认为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平均18倍的市盈率仍有待提高,预计在20年下半年整体行业估值将继续上行。
在港股上市的民办高等教育公司中,我们首推宇华教育(06169.HK),希望教育(01765.HK)以及新高教集团(02001.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