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尚未结束,潘河村的“独腿”村医陆秉权仍然坚守岗位。核对药品、开方取药、整理村民电子健康档案……不久前的“五一”假期,他几乎都在村卫生室度过。
“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就一天不能放松。”这位43岁的村医说。
潘河村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镇,距陆秉权的老家固原市西吉县震湖乡龙川村约360公里。19岁那年,学社区医学的他刚中专毕业不久,就因车祸致左腿高位截肢。在家养“伤”的十多年里,他坚持研读医书、学洗衣做饭,还学会了骑三轮摩托车。
2014年,得知潘河村缺村医后,陆秉权说服了父母,打包起医书、锅碗和铺盖,骑着三轮摩托车一路北上。见习半年后,他正式披上白大褂,成为潘河村的健康“守门人”。随着年迈父母相继去世,他更是把心思都花在守护村民健康上。
失去了一条腿,但陆秉权走的路却不比常人少,每月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走村入户做健康随访。村道上经常能看到他或骑着电动小三轮,或拄着拐杖背着药箱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陆秉权“跑”得更勤、更快了。
潘河村是个移民村,全村1100多人都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而来。搬出大山,上学、务工都方便了,却为疫情防控带来困难。那段时间,陆秉权要为约60位返乡大学生和务工人员进行为期两周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天来回两趟为他们测温、登记。
“跑勤快点,我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没问题早预防,有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陆秉权说。
陆秉权还管理着130多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上门随访重症老人、为老人送药等也是他在疫情期间的重要工作。“我出门总比他们出门防护做得好。”他说。
农村群众卫生健康意识薄弱,当时口罩等防疫物资又很紧缺,陆秉权自掏腰包,前后总共花了3000多元钱,买了1400多个口罩,挨家挨户向村民免费发放,同时宣传防疫知识。他的医药箱里,除血压计、听诊器、测温枪等医疗器械外,至今还塞满了儿童口罩和成人口罩,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