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正“高速”驶来。
据深圳发布消息,深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路段不断“扩容”,近期将开放南坪快速、水官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等高快速公路89公里。
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满一年之际,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对该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汇报中透露上述信息。
近期,政策密集落地,自动驾驶不断“提速”。多地都在稳步开放测试道路,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正在加速到来。行业趋势向好,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机会。
深圳已经开放“无人驾驶”路测770公里
在立法的推动下,深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步入“快车道”。
截至今年8月,深圳累计向15家企业,325辆智能网联汽车发放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通知书,车辆较去年8月《条例》实施之初相比,增长170%。深圳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道路771公里,同比增长20%。坪山区先行一步,实现全域开放440公里,率先推出全无人商业化试点,累计单次超26000单,运行里程超50万公里。
深圳还拟逐步开放高快速路段作为测试示范道路。目前已完成首批高坪快速路西段、水官高速、南坪快速路东段、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共89公里高快速路段作为测试示范道路的评估工作,拟于近期开放,其中包括13公里高复杂度路段。
去年底,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双百示范”工程的工作目标,到今年底,推出100辆以上自动驾驶出租车和100辆自动驾驶公交车。
据了解,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前海合作区拟开通4条线路、20辆规模的自动驾驶公交示范应用,探索商业化试点。在坪山区,已准批了50台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其中包括20台全无人出租车。在坪山率先实现全域开放的基础上,当前,宝安、南山等区已计划全域开放并开展商业化试点,争取年内深圳市自动驾驶车辆达到200台以上试运营规模,力争打造全国自动驾驶商业化第一城。
另据介绍,目前有关部门已完成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登记办法和智能网联汽车运输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正在内部征求意见,并联动比亚迪等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牌照设计工作。
根据计划,今年深圳市有望发放第一张智能网联汽车正式号牌和核发第一张智能网联汽车出租车道路运输许可,在自动驾驶的道路上继续先行。
广州高速道路测试未来将实施分级管理
在广州街头也不时会看到“无人化”自动驾驶的巴士乃至汽车驶过。
截至目前,在广州市参与道路测试的有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阿波罗、沃芽科技、广汽研究院、小鹏智行、如祺出行、安途智行等14家主体单位,共348台智能网联汽车;累计开放测试道路505条,单向里程957公里,累计测试总里程达1349万公里。
同时,南沙区、花都区已经申请成为混行试点区,小马慧行、沃芽科技的5款智能网联汽车车型通过车型认定工作并已纳入车型认定目录。目前,试点区参与示范运营车辆共54辆,有效运行时长累计7.15万小时,有效运行里程累计161.58万公里。
据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介绍,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按照分级管理的思路,包含一二三级一般道路、一二三级城市高快速路等不同场景开展,每项测试都有具体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技术方案。广州早在2021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的工作理念,建立了“1+1+N”混行政策体系,并在持续补充完善中。
政策密集落地,多地推产业落地
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7月,《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印发,明确2025年前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去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公安部就《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中信证券分析师连一席表示,预期将有更多政策出台。“我们判断该试点工作或将于年内正式落地,将进一步彰显国家政策对智能驾驶产业的重视和决心,为行业后续发展扫清障碍。”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是全球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关键窗口期,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正在加速到来。各地也在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深圳全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效带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制造等相关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更高层级迈进。”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表示。
骆文智表示:“要充分发挥比亚迪等整车龙头企业以及华为等智能驾驶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化园区建设,努力实现各细分领域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聚链成群。”
2022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达到511.46亿元,同比增长46.1%,增长率在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列第一。比亚